张夫子展颜一笑道:“我责罚他们只因他们那一句仗势欺人而已,你又未曾动手,责罚你作甚?速去座位坐好。”
陈璞和冬轩丞再一拱手施礼后才去到自己的座位坐好,冬轩丞刚一坐下,就冲陈璞挑起了大拇指,一副讨好的嘴脸。
陈璞眼角都没有瞟一下冬轩丞,回想刚刚的作为,虽然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闹剧,但他自问拿捏的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利用了张夫子寒门出身的背景,如张夫子这般寒门子弟出身,一步一个脚印的考学、等缺、为官,然后又要熬资历、做政绩,如履薄冰的官场浮沉,最听不得的就是富家子弟仗势欺人,最看不上的也是富家子弟的平步青云。
接下来的讲学,陈璞实际上都在神游,从张夫子又想到如今的朝堂,殷太师为首的一众豪门大阀,和董夫子为首的一众寒门子弟,还有战战兢兢只能两不相帮的武官集团。看似三足鼎立,实则两家独大,所以这一次突戎犯边,安静许久的武官集团终于按捺不住,这更像是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若和平一直持续下去,不出十年,武官集团在这朝堂将再无话语权,所以宁可输、宁可死,这场大战他们也要硬着头皮打。
其实这些究其根源便是皇帝杨湛的上位史,他本身就是官至武官极品的骠骑大将军,出征齐汉之时,又被当时的周朝皇帝敕封为大元帅,到最后封无可封只能黄袍加身再上一层楼。所以他做了皇帝,就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降低武官的话语权,枢密院只能负责武官任免、考核、升迁和武举,日常练兵由兵部负责,枢密院和兵部互不统属;提升文官地位,参知政事(宰相)分管六部,品级比枢密院高一级;更妙的一招就是任命了一大批寒门子弟为官,使得科举不再如前朝般只是豪门大族的玩物,真正让寒门子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扫前朝的豪门大阀一言堂的局面。借着他一统天下的辉煌武力,抹平了一切不协调的声音,冒头唱反调的世家豪族,光灭门的就有十二家之多,在天下豪门战战兢兢之时,又挥出一记重拳打在门阀的脸上,那就是董夫子提出的官制改革,在前奏的血腥铺垫下,官制改革顺畅的革新完毕。
如今的朝堂,枢密院枢密使白轩加太保衔负责武官升迁、考核和武举,中书省参知政事(宰相)殷景琪加太师衔执掌兵、刑、工、吏、户、礼六部;监察司监察使段平之加太傅衔掌管转运使司、仓平使司,负责赋税、度支、盐铁;国子监祭酒董明楼掌管国书院、国学院、国史院,负责科举、著书、修史;不得不提的是监察使段平之是董夫子最得意的门生,也是目前寒门子弟官位最高者。
与前朝相比,枢密院分走了宰相的军权,监察司分走了宰相的财权,宰相再也不能威胁到皇权。宰相需要向监察司要官员俸禄和工程用度,需要向枢密院要练兵将领;若有战事枢密院需向宰相要兵,向监察司要军饷;监察司大型的运输事务需要向枢密院要将领,向宰相要兵、船。三方相互掣肘,又必须密切协作。
在陈璞赞叹皇帝的帝王心术的同时,张夫子的讲学也到了尾声,一句“吾辈读书人当共勉之”后,张夫子便示意讲学结束,随后走出学堂。
张夫子前脚刚出学堂大门,学堂便如开了锅一般喧闹起来,冬轩丞凑过来,蹲在陈璞书桌边上,笑嘻嘻的道:“璞哥儿,我觉得你不是一朝顿悟,你是被神仙附体了,你这脑袋以后可以要保护好,金贵着呢。”
“这点小聪明,并没有什么用,在这世间立足要的是大智慧。那信?”陈璞瞟了一眼冬轩丞道。
冬轩丞看了一下左右,低声道:“明日当可到老师桌前。”
陈璞点点头,这时梁嗣道一伙人,垂头丧气捂着左手捂右手的回到学堂。梁嗣道径直来到陈璞桌前,冬轩丞跳起来挡在陈璞身前叫道:“怎的?挨揍没够?冬爷爷再陪你练练?”
梁嗣道一如之前,只是前次是无视了陈璞,而这次则是无视了冬轩丞,侧跨一步躲开冬轩丞看向陈璞道:“过去没有重视你这个闷葫芦,如今既然你冒了头,那就别怪我梁大少的手段狠辣。”
陈璞放下手中书册,并没有起身,双脚一用力椅子向后滑出两步,用以不必仰视,哈哈一笑道:“梁大少?你哥死了?还是你盼着他死。”
这一问可谓诛心至极,梁嗣道气的青筋直爆,指着陈璞吼道:“你莫要胡说,我们兄弟情谊深厚,岂是你能挑拨?”
冬轩丞像吃了春药一般,红光满面的笑道:“那你这梁大少从何而来?”
梁嗣道汗如雨下,他知道若是这话传到他大哥的耳朵里,那他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