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唐员外怕不是失心疯了吧!竟然把全部家产换成了财宝,还打算沉到江里,难道他也舍得?”
“你不都说是失心疯了吗,要我看啊,他就是发烧烧糊涂了!”
“听说他母亲妻女为这事都哭疯了,可怎么劝也拦他不住。要不是他脑子有病,怎么会放着妻儿老母不养,把钱全糟蹋到这里?”
“唉,说的也是。”
“要我说,即便他不为家里考虑,如果真心不想要这钱,也可以捐出来救济穷人嘛,干嘛非要沉到江底,这不是白白糟蹋了吗!”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
“什么啊,快说!”
“就是,别让人等着着急!”
“听说小兄弟在贵人府上做事,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快跟我们说说,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那行吧,看你们这般诚恳的份上,爷我就破例跟你们说道说道。”那人满脸得意道:“你们恐怕不知道吧,这唐员外可不是一般人,跟我家老爷是顶好的朋友,听说他这次是因为学佛得了明心见性,悟出个‘有事不如无事,随缘不要攀缘’的道理,说攀缘就是执着,执着得来的缘法都是孽缘,行善施德其实也是在作业!”
这里指的作业当然不是后世老师在课堂上留的那种“作业”,而是佛家的“作”“业”,这里的作是指的“造”,业是指“业力”、“业障”,所以作业也可以称之为造业。
“造业”是动词。简单来说就是人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某种业障。而业障这一词。在佛教来说大体分为三类,也就是善业、恶业、无记业。
善业代表人所做的事是于一切众生有利益的;恶业当然相反,是代表于自己有利益的,不利于众生的;而无记业则谈不上善与恶,就像是寻常生活中拿毛巾擦个脸、喝杯茶,这种无分善恶的,便叫做无记业。
善业起贪爱,恶业生嗔恚。所有一切烦恼,都是从这里产生的;而无记业产生“无明”,什么都搞不清楚,这也是佛教三毒里面的愚痴。
只要一着相,不论善业、恶业、无记业,这都是在“染业”。
业必有因,业必招果,而佛家所追究的是超脱,是不沾业力,不染因果。是“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所以无论善、恶、无记,这三种业力,都是佛家要摒弃的。
按照围观百姓议论来看,那个姓唐的员外是个在家修行的居士,恰逢这两天顿悟,明白了“好事不如无事,随缘不要攀缘,随缘才得真自在”的佛家至理,四大皆空,此沉船之举恐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彻底消磨掉了自身“业障”,已经超脱世俗,才上演了这么一场好戏。
没错,就是好戏!
在安逸眼中,这唐员外无异于是在做戏!
其实这佛家理论,有时候真的自相矛盾。但要是有人指出,佛家却反过来指责你没有慧根,没有佛性,不能理解佛经,摆明了一种“我佛的智慧像你们这种愚蠢的呆逼是无法理解的”,当真是令人恶心的很。
要不要这么傲娇?!!!
不能自圆其说还整天活在一个自己虚构的矛盾世界里这样真的好吗!!!
安逸越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向江心处的一座大船看去,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容。
就像这唐员外现在这般,先不说他是不是在做戏,但他此时的举动已经是在造业,又何谈什么有事不如无事?
现在沉船的举动就已经是那姓唐的员外主张的了,如果他真的四大皆空,心中无事,又何必多此一举?
笑话!
“师父的意思是说这个什么唐员外就是在故意演戏?”赵斌在处理完那个“贵公子”后,听了安逸的看法,不禁脱口问出。随后,再次看向江心处那艘巨船的时候,他眉头紧皱。
不为别的,只因这船太大了,最起码有几十丈的体积,一眼看上去大气磅礴,装修的也极为奢华,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钱的。尤其是里里外外堆满的宝箱,有那打开的,就能看到里面盛满了金银财宝,锦缎布匹之类,总之是价值连城的可以,不说这摆在外边的,就这船只本身恐怕都不止万两,这么一大笔的财宝,为了演个戏而已,真有人舍得?
打个洞沉下去?脑子有毛病啊!
就算真的有病也不能这么糟蹋东西吧!
面对赵斌疑问,安逸笑笑摇头道:“如果说演戏未免太武断,说不准人家还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