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之后,宋志超就把熊耀华,乌冬等人集合在了一起,向他们询问内地各大银行的事儿。
作为房地产商,熊耀华对这个话题最具有发言权,毕竟他做地产开发,根本就绕不过和银行合作这一关。并且现在他之所以资金链断裂,也是因为银行不再继续给他放贷原因。
乌冬等人也是做生意的,也避免不了和银行打交道,只是他们不像熊耀华,摊子铺得太大,没被银行捏住命脉,反倒是银行是不是找他们,向他们征求储蓄,言语间基本上是上面有任务,储蓄要达到什么标准。
这时候,本着互惠互利的准则,乌冬等人就会把手头的闲钱存进去,让这些银行渡过难关。等到乌冬他们开始新事业的时候,再把钱取出来,顺便贷一贷款。
可以说,他们这些商人和银行根本就是船和船客的关系,上船,下船,来回循环。
听完他们的解释,宋志超已经明白一大半内地银行的做派。
这个年代的银行工作,秉承慎言慎行,只要只能够提高储蓄率即可,至于投不投资,那是另外的事儿,一句话概括---很多银行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办事原则,宁可稳扎稳打,也不愿意进行“高风险投资”。
听取完熊耀华等人的建议之后,宋志超忽然问熊耀华当初掐断他贷款的银行是哪家?
熊耀华就不隐瞒,说了一个大银行的名字。
实际上,国内手指头扳着稍微一算就知道,四大行---工商建农。
其中熊耀华打交道的就是建行。
当初熊耀华花费大价钱拍下地之后,原本建行准备与他一起合作,贷款给他一起开发这块地,建设成楼宇出售,但是被龙氏龙建飞搅局,建行重新审核合作计划书,觉得贷款金额太大,主要是龙建飞把伪造的熊耀华“资金短缺”证据给抛出来,直接把建行给吓住了,认为熊耀华根本就没有开发偌大地产的实力。
当初熊耀华也是对建行抱的希望太大,没有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书,以至于建行单方面反悔后,熊耀华也无可奈何,只能一个人在树上吊死。
现在熊耀华的那块地还搁置着,只是简简单单地挖了地基,因为没钱雇佣工人开工,原本买来的很多沙子,水泥,砖块只能烂在工地。
听完这些,宋志超就对熊耀华说:“既然这样,现在你那块地还想不想开发?”
熊耀华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好久,本来他之所以投奔宋志超,目的就是为了救活自己的企业,可是等到他跟了宋志超之后,才发现这个宋老板实在是太精明了,不是那种容易糊弄的港商。他就开始踌躇自己该不该提出融资的要求,万一宋志超拒绝了,那么他的地产公司也就彻底完蛋了。
可是现在---
当即熊耀华再不犹豫,直接点头,“我当然盼望着继续开发那块地,只要宋先生愿意融资,日后房子盖好在利益分成方面……”
不等熊耀华把话说完,宋志超制止住他,说道:“利益分成日后再说,现在你的公司缺几多钱?”
见宋志超像是在来真格的,熊耀华激动了,内心念叨着公司有救了,嘴上说道:“差不多还缺两个亿。”
宋志超点点头,“这两亿我出了,不过当初是建行和你们合作,他们贷款两亿给你是吗?”
熊耀华点头,“是这样的,我拿下地,从他们那边贷款两亿合作开发。”
“那么现在你把建行的人请过来,我要当面和你签约,他们必须要作为见证,你知道的,万一他们反悔了怎么办,毕竟是他们先签约的。”宋志超神情严肃地说。
熊耀华:“……”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