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偷袭重庆的四个师团部队,在赤水河南岸,被以逸待劳的川军,迎头一棍,打得眼冒金星,不得已,在请示派遣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之后,全军转向云南境内各级前进,这个方向,是当时中国国防力量最薄弱地区,没有中央军部队,没有唐秋离的独立师部队,只有装备和训练水平,远远不如日军的云南地方部队。
没有了强劲的对手,日军把在娄山关和赤水河憋的一肚子气,都撒到龙云的头上,进入云南境内之后,直扑昆明,已经转移了昆明城内所有党政军机关和工矿企业的龙云,下决心在昆明外围,与日军好好打一仗。
说实话,龙云一点儿都不想与日军正面交战,他知道自己的本钱有多少,禁不起折腾,他不想打,可云南本地的名流和士绅们却不干了,纷纷赶到龙云官邸,指责龙云身为云南省府主席和省警备司令,在日本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却要弃城而逃,置滇省几百万民众的呼声于不顾,愧为云南子弟。
这些老先生和书生们,慷慨陈词、情绪激昂,一个比一个热血,却不了解目前的局势,热血是够温度了,可不掂量一下自己的本钱,龙云不敢过于违背这些人的意愿,他的势力,是云南本土支持的,都是他的衣食父母,离了这些士绅和名流的支持,龙云怕是要唱独角戏,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最后,龙云万般无奈之下,拿出唐秋离的电报,企图说服这些人,放弃昆明是暂时的,为了避开日本人的锋芒,独立师的部队,在结束南宁战役之后,就会入滇对日作战,届时,昆明很快就会有回到我们的手里。
唐秋离的电报不拿出来还好,一拿出来,这些人当时就炸了,意思只有一个,云南是我们自己的,那些外省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哪管云南人的切身感受,从清朝一直历数到民国,几百年的历史都翻出来,得出唯一的结论,外省人对云南只有图谋和野心,从来没有好意,那个唐秋离也不例外。
龙云被逼得没有办法,一咬牙,豁出去滇军这点儿家底,在昆明与日军决一死战,也算是顺应民意,对得起云南的父老乡亲,就这么着,昆明保卫战的计划出炉了,这些老先生们,才满意而去,并商定,变卖家产、筹集款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滇军改善装备。
忙活了几天,十万滇军部队,纷纷往昆明方向集中,龙云心里没底儿,作为云南省的当家人,他还没有冲动到这种程度,知道这仗没法打,敌我力量悬殊,随即,吧昆明保卫战的计划,报到唐秋离哪里,并恳请唐副委员长,看在南方五省联防的份上,派出精锐部队入滇,共同保卫昆明。
唐秋离接到龙云的电报之后,当时就皱起眉头,这个龙云那,真是糊涂,想要与日军作战,也不是他那个打法,以滇军的装备和士兵素质,与日军打硬碰硬的阵地防御战,那不是自己找亏吃吗?
以彼之短,对敌之长,等待滇军的最终结果,就是拼光拉倒,昆明还得失守,那些老先生的意见,分明是书生意气,哪里知道战争的凶险,弃城并不是畏敌,让出昆明也不是逃跑,更不是放弃抵抗,两码事儿!
龙云能被左右,不是什么好现象,自己的部队,一只手摁着南宁的十几万日军,一只眼睛盯着娄山关前的二十多万日军,腾不出手来进入云南,即便是派去三五个旅,可能会守住昆明,部队的伤亡会大的惊人,这不符合唐秋离的用兵策略。
何况,还有从日本本土过来的日军援军,目前的云南,不是主战场,所以,给龙云的回电,唐秋离的措辞比较严厉,“龙主席勋鉴,此前电报所说不改,以放弃昆明,避开日军锋芒,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滇军主力撤往滇西北为上策,民意不可违,也要根据实际情况。”
“倘若公意已绝,我建议,在昆明外围,与日军交战一至两日后,在日军没有对昆明形成合围之时,滇军立即西撤,免得招致滇军精锐尽失,全军覆没的结果,切不可抱有死守昆明的打算。”
“至于我独立师部队入滇作战一事,尚需几日,待南宁战役结束之后,方才有能力和时间,进行此事,滇军自昆明撤离的时间,我会以命令的方式下达,届时,独立师航空兵部队南方飞行集团,会派大批战机,掩护滇军撤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方五省军事联防总司令部总司令唐秋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