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楚宣王七年。为了配合白圭贩马,为了尽量多得到一些马匹,楚宣王率兵北上,一副要打仗的样子。
在如今淮北、泗上之间仍有十余个小国,表面上他是来攻打这些小国的,其实上是为了白圭的马。
楚宣王屯兵边境,偶尔发动一两次规模不大地战争。打仗是假,胁迫是真。楚国当时也是一大强国,真正地实力比魏国还要强大。所以!在大军压境之下,一般小国都是不敢怎样的。
在这些小国家当中,也就宋国等国稍微大一些。以前的时候,宋国与楚国都直接干过。最后!败了。当时要不是晋国帮忙,败得更惨,几乎灭国。
当时的晋国,还没有被现在的魏国、赵国和韩国三家分晋,还是个超级大国。
晋国被魏国、赵国和韩国三家分裂了之后,势力就弱多了。他们三家各自自保,也就没有人顾及到周边的小国了。再则!为了扩展实力,他们也有吞并这些小诸侯的意思。所以!在很多时候,别人来攻打,他们不但不帮忙,有时还趁浑水摸鱼。
三家分晋后,魏国逐渐强大起来,赵国发展得也还可以。唯独韩国,在三国中稍微差一些。魏国与韩国是近邻,所以!经常受到魏国欺负。
总之!当时中原的局面是很混乱的。
包括宋国在内,这些小国家迫于楚国的军事打压,只得答应楚国的要求,让他们买的马经过自己的国家。
一千匹马,可不是小数目。关键地问题是!可能不止一千匹。
跟随到中山国的探子,早已打听清楚了,白圭这次贩了近两万匹草原良种马。
两万匹!是一个什么概念?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可以装备一个骑兵军。
当然!楚国是知道的,要想得到更多地马匹,就要与沿途各个诸侯国搞好关系。既然搞好关系,就要用马匹来行贿。不行贿,不给好处,各个诸侯国的君王和权力者是不会答应的。表面上迫于军事压力答应了,内心是不满的。所以!要想得到更多地马匹,就得暂时放下一切恩怨,先达到目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讲。
我现在要马!所以!所有事情都先放一边去。
求同存异,不就是要马么?我们大家坐下来把这些马给分了。
所以!白圭把马赶到中山国兰公子的地盘上后,就不急着出手了。反正!我有紧俏物资!我有重要地战略物资,你们所有诸侯君王都要来巴结我!我的马!不愁卖不出去。
楚国的探子得到确切消息后,就利用“飞鸽传书”,用暗语,用最快地速度把消息传回到了楚国那边。
楚国方面得到情报后,第一时间派人跟赵国、卫国和宋国等大国摊牌!他们要从中山国买一批马,经过贵国,望与放行。
这个时候,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出于战略考虑,一般诸侯国是不敢放行的。
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军售,不是那么好卖、好买的。
何况!在古代的那个时期!你把马卖给别人,还要经过我们的国土。我要是答应你了,以后别人利用这些马装备成骑兵,再来攻打我们。我傻了我?我让你通过?
所以!商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