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百姓肯定是能受益的。最少最少,有银子之后,他这个皇帝可以下令免除百姓的秋税。
但随即失笑。果然是财帛动人心啊。这不符合圣人教诲,也不符合大明的国策。
“海贸的事情,就按你目前的办法就很好。南洋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张昭压着心里的喜悦,道:“臣遵旨。”弘治皇帝拒绝的并不坚决,这其实就等于同意。
陆地很重要,但未来海洋才是财富的来源啊!
弘治皇帝从来就不是强势皇帝。给点时间,让他从容布局,使得弘治皇帝看到吞并南洋对大明的好处,说动这位明君并不难。而一旦大明拿下南洋诸岛,属于大明的海洋时代就将到来!
那他现在要担心的是弘治皇帝身体顶不顶的住,按照历史他过两年就驾崩啊!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拿起书案上的玉碗,吃着燕窝粥。张昭一片赤诚为大明考虑,他当然看得出来。只是,征服南洋诸国不说其他,就说派兵,这就很难操作。
看着坐在椅中沉默不语的张昭,弘治皇帝倒是有心补偿一下张昭,免得寒忠臣之心。
这让他想起前几天内阁交上来的奏章。张昭正试图推动成立军校培训军官,并设立新的都司体系,架构完善的预备役制度。内阁将他的奏章打回去。
其实,在军务上他更信任张昭一些。
张昭沉默的坐着,其实并非是进言受挫的反应。他是思维发散到海禁的事情上。
大明东南沿海的文官、缙绅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阻拦朝廷开海禁,独占海贸的暴利。弘治皇帝难道对此真的不知情吗?显然不可能。
没见弘治皇帝的意思是:海贸,用国泰商行去分一杯羹就行。其一进内帑,其二养新军营的兵。
很明显,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的人,除非是亡国之君,那真没几个傻子。天启皇帝连字都认不全,他却知道用“九千岁”。没有进忠操持国事,靠东林党那帮沙雕治国,天启年间,大明就该亡了。
真的得庆幸泰昌帝死的早。二十九天就挂掉。否则,大明亡国还要提前几年。泰昌帝时期,东林党就占据朝堂。
而亡国之君崇祯皇帝,那真的是被忽悠瘸了。在煤山上吊前反而记起他哥的话。
张昭正在“忆古思今”之时,忽而听得弘治皇帝说道:“张昭,你前两天不断上书:要求军务奏章保密,设立军事学院,试行新都司体系建立完善的预备役制度。
朕回头会帮你和内阁诸位先生说说此事。”
张昭却是拒绝道:“陛下,此事先由臣来处理。若不能,臣再请陛下帮忙。”
弘治皇帝和内阁沟通,其实未必能成。不要以为今天首辅刘健退让是常态。弘治皇帝退让才是常态。因为,在治国上辅臣们确实比他在行。
张昭并不想把弘治皇帝对他的信任浪费在这种小事上。
一个好的下属应该是为上司分担问题,而不是给上司带去麻烦。
弘治皇帝被张昭拒绝也不以为意,就笑起来,道:“好啊。”看张昭再顺眼几分。
这时,萧敬带着人手去兵部将数口箱子装着的典籍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