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老何等在外面上班的老兵也回来了,又是一番感激之语。
大半个时辰后,所有老兵全部核对完军功,几辆马车也将封赏拉了过来。
赵括亲自将封赏交到每个老兵手上。
直到晚上,方才回到宫中。
……
九月最后一天,大量的士子从四面八方赶来,成群结队的朝着军营聚集。
军营中已经划出来专门的地方供士子们考试,经过检查无误之后,士子们进入考场。
一名名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的士兵将考场团团包围,凡是有人交头接耳,或者做出其他小动作,立刻就会被士兵揪出来,取消考试资格。
除了站着不动的士兵之外,还有赵括、蔺相如、荀子等人在考场内来回巡视。
“还真是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啊。”士子看了一眼考场,低头快步来到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试卷发下来。
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知道吏员考试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他们中也有人托关系询问,最终都无疾而终。
很快,试卷发下来了。
一共两张,第一张考的赵国法律。
想要在赵国做官,不精通赵国法律是不行的。
这张试卷对于读过赵国法律的吏员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从关中、陇西这些地方来的吏员来说,就有些难了。
不过好在还有第二张卷子,只要第二张卷子能够得高分,还是有希望的。
等到士子将目光转移到第二张卷子上,瞬间面如死灰。
赵括看到士子的表情,顿时咧嘴一笑。
当初朝堂上为了考试到底考什么,还争吵了好几天,有的说考儒家,有的说考法家,有的说考墨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还是赵括拍板。
我们既然选拔是地方官员,那就考地方官员经常遇到的,以及需要重视的事情。
于是乎,第二张考卷就变成了这样……
这些题目中有如何治理水患的,提高亩产的,防治病虫的,借贷的,应对饥荒的,鼓励农耕的,争夺水源的,推广教育的,有刑事案件的,有处理邻里矛盾的,有关于宗族和官府矛盾的,有地方发展的,有民兵训练的,有两个部落争夺草场的,有预防瘟疫的等等等等。
主政一方能够遇到的事情几乎全部罗列在上面。
在赵括看来,赵国要的是官员,不是文人,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不是会耍嘴皮子的。
诸子百家懂得再多,文章写的再好,做事不行也没用。
但如果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算诸子百家一个不懂,啥文章都不会写,也足以主政一方。
这些题目大部分都是赵国地方上能够遇到的事情,剩下一部分则是赵括添加的,还有十几道数学题。
如果能够处理其中一小部分,即便方法不是那么高明,当一个小吏也足够了。毕竟升斗小吏,不可能要求太高。
如果能够很好的处理一半左右,当一县县令绰绰有余。
若是能够处理好绝大部分问题,绝对有郡守之才。
至于数学则很简单,相当于后世的小学水平,加减乘除,鸡兔同笼这些,赵国不是选数学家,官吏也不需要懂特别深奥的数学,只要能够懂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就行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考试很简单,因为考试时间是有限的,除非对所有事情都特别熟悉,几乎不用思考便下笔,否则时间肯定不够,因此必须要有所取舍。
这也是赵括为非赵国故地出身的吏员争取到的一点平衡,虽然他们不通赵法,如果能够精通地方政务的处理,也有机会名列前茅。
如果两个都不擅长,那就不好意思了。
“恐怕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会猜到考试内容会是这些,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调整心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题目吧。”蔺相如苦笑的说道。
这些题目他都看过,即便是他,也不可能在考试时间内做完所有题目。
“大王把这些士子害惨了。”荀子戏谑的说道。
“那名士子心态调整的很迅速,已经开始答题了。”乐毅指着右手方向的一名士子说道。
“会不会都没有看卷子,直接答的题。”荀子说道。
“不,吾看到他快速扫了一遍卷子,然后沾墨答题。”乐毅摇了摇头。
荀子也暗暗将其记住,等到考试结束之后,看看对方考的怎么样。
在两人交谈的同时,一名名士子迅速稳定心态,开始答题。
他们既然选择参加考试,心中便已经有了准备。
特别是对于一些自信的士子来说,反而更加高兴,只有考试难度足够高,他们才能拉大和其他人的差距,从中间脱颖而出。
时间一点一滴从笔尖溜走,很快,两个半时辰就过去。
咚!
咚!
咚!
鼓声敲响。
“所有人结束答题,如果再有答题者,取消其成绩。”蔺相如大声说道。
“呼!”所有士子心中一惊,看到其他人也都没有答完题,长舒了一口气。
“不管了,听天由命。”一名士子放下笔,仿佛解脱了一般。
士兵上前将试卷收好,放在最前面,士子开始有序的撤离场地。
考试成绩会在五天后张贴出来,他们还需要在邯郸等几天。
“他奶奶的,打死老子也没想到考试会考这玩意,亏老子这几天,天天捧着一本《管子》在那看。”一名士子捶胸顿足的说道。
“你还算好的,赵国法律不少都是出自管子,我听说大王喜欢墨家,我这段时间看的是《墨子》。”另一名士子哭丧着脸说道。
“我听说负责考试的是荀子,所以我读的是《论语》,被骗的太惨了。”
众人纷纷倒吐苦水。
“话说……有人把所有题目做完吗?”这时,一名士子好奇的问道。
“怎么可能有人做完,时间根本来不及,除非他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根本不需要思考时间。”
“时间太短了,绝对不可能有人做完。”众人纷纷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