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常悲哀,兼具象征性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倘如把外在行为的虚无比作漂浮在水面上的荇藻,那么,在竹下草芥先生的散文中,可以说反映出俳句这种玲珑剔透的纯粹日本式的艺术。我们对日本人的传统观念及其本质,几乎一无所知,似乎无法领略竹下草芥作品的奥蕴。然而,读了他的作品,又似乎觉得,他在气质上同西欧现代作家有某些相似之处。说到这一点,我们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便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也是位多愁善感的作家,在新旧世界交替之际,他以其伟大的才能,怀着厌世的情绪,对社会加以详尽的描绘。
竹下草芥先生的《古都》,也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已译成瑞典文。故事的梗概是,幼女千重子因双亲穷苦,遭到遗弃,由商人太吉郎夫妇收留,照日本传统的老规矩抚养成人。千重子为人正派,对自己的身世已暗自怀疑,促成多愁善感的情绪。按日本民间的迷信说法,弃儿会沦为终身不幸,她常为此苦恼不已。而且,千重子又是个孪生女儿,所以多背负一层受人耻笑的标志。
有一天,千重子在京都郊外的北山,遇见当地一个美少女。她发现那正是她的孪生姐妹。娇生惯养的千重子同身材健美、自食其力的苗子,逾越社会地位的悬殊,情投意合,和睦相处。由于两人容貌惊人的相似,闹出一些阴差阳错的误会。故事的背景放在京都,描写了四季节庆的胜景盛事。从樱花盛开的春天到白雪纷飞的冬季,历经一年的时日。
因此,京都这座古城自身便成为作品里的登场人物。京都是日本的故都,天皇及其臣僚曾住在那里。千年之后的今天,风流繁华的圣地,以其不可侵犯的地位而保存下来,也是能工巧匠技艺精纯的发源地。并且,现在以一个旅游城市而为人所爱。竹下草芥先生以毫不夸张的感伤,动人心弦的手法,敏锐细腻的感觉,将那些神社佛阁,工匠荟萃的古老街道,庭院建筑、植物园内种种风物,予以精心描绘,作品充满诗情画意。
想必竹下草芥认识到,需要有进取精神,应当发展生产力和开发劳动力,通过自己的作品,以稳健的笔调发出呼吁:为了新日本应当保存某些古代的美与民族的个性。这无论从他悉心描绘京都的宗教仪式,或是挑选传统的和服腰带花样,我们都可以感到他的意向,作品所表现的种种情景,即使作为文献记录,也是难能可贵的。优雅的林荫路,两旁楠木依然如故,有些中产阶级市民遍去观赏,看看如今是否还能使那些熟悉这夹道楠木的人依旧赏心悦目。
竹下草芥先生的获奖,日本第一次挤身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将国家的行列。这一决定从更本上来讲,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竹下草芥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具有道德伦理价值的文化思想;其二,竹下草芥先生在架构东方与西方之间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竹下草芥先生,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今天,我们不胜欣悦,能在这座讲坛上,欢迎您这位光荣的远方来客。我谨代表瑞典文学院,衷心向您祝贺,并请您接受将由国王陛下亲自颁发的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