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两场丧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册立太子之后的第五天,朱和尭正式开始到文华殿理政。

    明代紫禁城的文华殿于甲申之际毁于战火,现在的这座文华殿是康熙时代比照武英殿的样式兴建的,追求的是东西对称。但实际上明代文华殿最初的功能就是太子理政之所,规模上要比武英殿小一号,南京文华殿就是这么个格局。为了恢复太子理政的形式,唐云沛命人将文华殿上的瓦片全部由黄瓦换成了碧瓦,又将文华殿东侧的附属建筑群“传心殿”改为詹事府内署。

    许纬辰一大早就来向朱和尭辞行,说虽然很想在京城多待几天,但南京那边的事情也确实不容耽搁。

    朱和尭自然是十分不舍,问许纬辰今后当如何是好。

    许纬辰安慰朱和尭说,政事可以多问洪大叔和姜大叔,生活上的事找鲍姑姑,实在有事也可以写信来南京。唯独需要记得两点。

    朱和尭忙问是哪两点。

    许纬辰说到,第一是凡事不要急躁,不要使性子,要学父亲朱慈炤那种优哉游哉的人生态度,凡事求一个“缓”字。第二就是早生贵子,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生下皇孙就是天下万民之福。

    朱和尭说自己都记在心里了。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许纬辰起身告辞,说第二天一早就会出发,不再进宫告别。朱和尭有些难过,亲自把许纬辰送到了东华门口,这才回宫。

    说是说朱和尭太子理政,但实际上和原来一样,题本大部分由通政司直接呈交内阁,批阅后分送六部办理,文华殿只会收到通政司的誊本。奏折和少数重要的题本会先送文华殿,由洪诚丘或者姜承志先看过,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由朱和尭批写之后交由内阁办理。至于军务,则直接送枢密院,由郑克臧拍板,刘国轩督办,每日只是将简报送来文华殿供朱和尭了解情况。

    所以总体上,朱和尭的生活并不繁忙,每天批阅奏折的时间不过一个时辰,其余时间自顾自读书,或者到羽林苑视察——在南京期间,许纬辰就经常安排朱和尭到羽林苑视察,并且告诫朱和尭,只有羽林苑长大的孩子将来才会忠于皇室,所以一定要让这些孩子对自己有亲近感。

    安稳的日子还没过几天,不怎么让人愉快的事情就来了——玄烨的祖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和宁靖王朱术桂居然在同一天去世了。

    朱术桂今年七十二岁,已经比历史上的朱术桂多活了六年。宁靖王府长史报告说,册立太子当天,朱术桂参与典礼,以宗人府宗令的身份带领宗室向朱和尭道贺,看上去还喜气洋洋的。或许是太过高兴,当晚又是七月十七月色皎洁,便与宗室们饮酒庆祝多喝了几杯,结果第二天就病倒了。在家休养了十几天后,似乎有些起色了,病情却忽然急转直下,在八月初四的清晨离世了。

    长史还递上了一份朱术桂口述、长史拟就的遗折,内容大致是讲述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希望丧仪从简,并且请求朝廷恩待自己的妻妾,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所以只能“祈望彼等得沐皇恩”。朱和尭对这位辈分比自己整整高了一轮五行的亲戚并不了解,于是向洪诚丘请教。洪诚丘告诉朱和尭,朱术桂的身后事其实军机处早有定论,宁藩宗室朱尊潜被过继给了朱术桂的大哥辽王朱术雅为孙,承嗣朱术雅兼祧朱术桂,所以依例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