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梁王刘武之孙,虚年六岁;李陵,建章校尉李当户之子,太尉李广之孙,虚年十一;苏武,玄菟郡都尉苏建之子,虚年六岁。

    四人中以李陵年岁最长,且为军武世家出身,承袭家风早早习武,故让其作为小刘沐的武伴最为合宜。

    刀剑不长眼,若选个年岁太小的武伴,怕是会没甚么分寸,况且小刘沐体魄强健,又日日挥那大宝剑,且脾性凶狠剽悍,真发起狠来怕是没甚么同龄人能打得过他。

    李陵那小家伙自幼跟着阿父李当户习武,走的是虎贲卫那种堂堂正正的路数,且是个身板壮实的憨货,与小刘沐练手应能从容应付。

    刘典估摸是四人中最为早慧的,唯是有些孤傲,也正好用来磨磨小刘沐的性子,有张笃这小腹黑从旁缓颊,应是闹不出甚么乱子。

    况且刘典和张笃皆是正经百八的皇亲,小刘沐遗传了阿娇的重情重义,又被刘彻严加管教,对亲友就算会恼怒吼叫,却鲜少当真动手厮打。

    顶多就是某些时候,着实被阿娇这不靠谱的母后彻底整崩溃了,才会张牙舞爪的要咬她的手。

    刘彻对自家婆娘实也颇为无奈,她大多时候对儿子不管不顾,唯是闷得慌了,就把他往死里逗弄,也无怪小刘沐觉得她讨嫌,压根就不待见她。

    总之两个憨货间的母子关系很是奇葩,刘彻早早为儿子安排玩伴,也是忧心他留下甚么童年阴影。

    之所以在伴读中加了个苏武,乃因李陵是个憨直的,年岁又较大,刘典和张笃的身份颇高,自要为小刘沐这皇子殿下找个忠诚可靠的小跟班。

    依着史籍记载,苏武是坚韧沉稳的性子,现下虽才虚年六岁,然据暗卫禀报,小家伙已是颇为懂事,苏建夫妇对孩子的教养还是极为不错的。

    刘彻本可寻来霍去病的,但稍作考虑后,终是暂且作罢,盖因霍去病现下虚年才五岁,且是小吏与女奴的私生子,召为皇子伴读着实不宜。

    况且人的成长,除却天赋决定,还要靠后天环境铸造,霍去病现下可没展现出甚么过人之处,刘彻还得遣暗卫多多观察。

    若真是有潜力的好苗子,过得数年再培养也不迟,毕竟历史上的霍去病是武将,而非苏武般的文臣,甚么蒙学不蒙学的,都不算大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不存在的!

    若将史上功冠全军的“冠军候”培养成文绉绉的雅痞,那才真是天大的浪费。

    刘彻为了培养自家那傻儿子,真是费心劳神,乃至不惜因私废公,将张骞早早调任回京,实是有悖原则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张骞既要调任,南越国相出缺,刘彻也就索性没再派任,着南越中尉公孙昆邪暂代。

    因着公孙昆邪历任陇西太守和典属国,位列诸卿,故其地位太高,本让他做张骞副手就有些委屈,若现下再派任旁人,就未免太不给他面子了。

    张骞尚要回趟南越国,向公孙昆邪交接政务,皇帝刘彻便嘱咐他,返京时将南越王赵骈带回来,向朝廷呈万民书和内附国书。

    张骞欣然应诺之余,也没觉着有甚么意外。

    实则全天下皆晓得南越已为大汉所有,除却岭南四城,其余南越百姓都已北迁汉境,南越早是名存实亡了。

    那南越王赵骈本就是傀儡,昔年被大将军郅都推上王位时未满十岁,到得今岁方为束发之年。

    大汉何时将南越国并入版图,还不是全看皇帝陛下何时发话么?

    如此看来,陛下是觉着时机已到,要除国设郡了,首任的郡守应为公孙昆邪无疑。

    大汉边郡太守本就多为武将出身,且岭南之地也就四座大城,属民不足二十万,实则是没太多政务要太守亲自打理的。若依其它汉郡的郡府官制,在岭南新郡也设足诸曹掾史,那还真是格外清闲了。

    况且公孙昆邪这武将执掌岭南也有其好处,至少滇国君臣就少了虚应敷衍的空间。张骞毕竟是文臣,不掌兵权,多也不想靠武力解决问题,公孙昆邪就不同了,乃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的狠人。

    有些人往往就是吃硬不吃软的,刘彻虽不打算跟滇国翻脸,但不代表会任由他们继续做那风吹两面摆的墙头草。

    小张笃自是不懂军国大事,只晓得日后能随父母留在长安城,再无需回返番禺了,不禁乐得直打滚,半点没有平日的庄重仪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