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在这个时候还能信任我,如此说来,我下西洋之举,只怕是要落在了他的身上了。
“爹爹——?”郑恩来一听下西洋,神情有些不自然起来。
郑和厄了他一眼,道:“有什么话儿说吧?”
郑恩来犹豫了片刻,道:“爹爹还要下西洋么?”
郑和神色一凝,道:“再下西洋是爹爹毕生的宏愿,若有皇帝支持,我郑和必定再率领大明宝船,扬帆出海,壮我大明国威?“
郑恩来轻轻叹了声道:“爹爹一心为我大明壮大国威,这些年先后六次下西洋,劳苦功高,可到头来又如何呢,成祖皇帝一死,新皇帝登基对爹爹的西洋之举大加呵斥,更可恨是那些文人,爹爹的西洋之行,明明为我大明谋取了不少好处,偏偏被他们说成劳民伤财之举,别有用心者,更是把爹爹的西洋之行说成不堪之极——?“
郑和默默的听完儿子的牢骚,出奇的面上没有半分的愤怒,反而是一脸的平静,实在是这一年多来,各种各样的职责,辱骂,他听得多了,一件事,一个人若是听多了,也就麻木了。
他笑着看了一眼眼前的儿子,笑着道:“这些算不上什么,是不是劳民伤财之举,那些文人比谁都清楚?”说道这儿,他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继续道:“你真以为那些读书人迂腐,看不到这些年下西洋所带来的好处么,哼,你错了,他们比谁都看得清楚!”
“他们清楚,那为何还将爹爹的西洋之行说得一无是处,便是当今圣上——?”语句涉及当今圣上,郑恩来语气立即小了许多。“便是当今皇上,也对西洋之行多有呵斥!”
郑和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这就是文人的高明之处?他们明知道,永乐年间,成祖造远洋船队,同时还建北京城、建紫禁城、营建昌平皇家陵园,五次出兵北元、还修缮长城、疏通南北大运河,”无一不是全国性的大工程,正赋杂税,根本不足以支撑永乐皇帝一次次的大手笔,这些银子从何而来,还不是我郑和下西洋给朝廷源源不断的赚取了大量的银两,才让永乐皇帝有如此底气的行这一次次的大手笔——?“说道了这儿,郑和稍作停顿了片刻,眼里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郑恩来身为郑和的儿子,听到下西洋的事情,自比旁人要多一些,但这一年多来,听到的论调,莫不是下西洋实乃劳民伤财之举,虽宣扬了大明国威,万邦来朝,可大明国库付出极大,却是从未有过相应的收入,所以才引得当今圣上的不满,登基后的第一道指令,就是停止下西洋!若不是亲耳听郑和说起,他还以为是那位大臣在胡说呢?
郑和沉浸在下西洋的骄傲之中,全然没察觉到儿子眼里的惊讶,继续说了下去:“旁的不说,就是从海外诸国带回来胡椒,这种药材在我大明每年需要的胡椒不少,但我大明产量极少,我下西洋后,从沿海诸国进贡,其价抵同黄金,是原产国地二十倍。到永乐五年,每斤胡椒在大明的市价就降为十倍。至如今,胡椒价格跌至每斤100贯钱。我朝一年所需胡椒何止万斤。这其中地差价如何,那些文人比谁都清楚,再者,爹爹先后六次下西洋,从海外诸国带回来的胡椒、芍药、丁香、豆寇、沉香、木香、龙脑香等等以及大风子、孽澄茄、血竭、硫黄、犀角和羚羊角等许多国内稀有紧缺的大量中药材,多达一百六十四种,单单包括芳香型在内的药材就多达四、五十种,这些药材在我大明哪一样不是赚钱的买卖。”郑和似乎吐了一口心中的恶气,语气竟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几分。
郑恩来并不知下西洋盈利如何,听郑和这么一说,倒也不似有假,沉吟了片刻,道:“西洋之行既有如此大的买卖,为何文人口口声声说是大明户部捉襟见肘,陛下方才停止下西洋呢?”
郑和哈哈一笑,道:“我大明自永乐皇帝登基,内部营建北京城,编撰《永乐大典》,行迁都之举,外部南征交趾、北征蒙元,处处用兵,处处花钱,然而百姓充实,府藏衍溢,人称永乐盛世,何来户部没银子一说?且不说这些年,下西洋给江南的瓷器、乃至印刷、茶叶,船运带来多大的便利,朝廷因此而多了税收,这一波一波的好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西洋之行是于国有利的大行之举,是万万停不得的?“
^^^^^^^^^^^^^^^^^^^^^^^^^^^^^^^^^^^^^^^^^^^^^^
今天要出去玩一下,算是给自己这一年多来放个小假,所以这一章早早的送上,请诸位欢喜!另外月票莫要忘记了,的确很重要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