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阿拉伯商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城市区域划分的格局也可以看出商贸在城市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城堡大门到市中心到港口区,三点连接一条直线是城区最重要的和宽阔的道路。

    主干道两侧,排满了售卖各式商品的店铺,除了盐糖油粮等本地常见和必须的货品外还有不少外来的稀罕货,意大利的奶酪和手工艺品,希腊的葡萄酒和橄榄油,阿拉伯的地毯与椰枣,埃及的纸莎草和棉布...

    其门类之繁多,种类之齐全,商贸之昌盛完全不像黑暗中世纪的画风。街道宽阔处还有一些行商摆摊吆喝着,虽然多是基础的原材料和简单的手工艺品,但胜在风格多样,数量众多。

    来往行人摩肩擦踵,不同区域原本泾渭分明人们都在此处交汇,麻衣与华服并肩,破衣烂衫的力工被身着皮甲的士兵一把推开,喝的伶仃大醉的水手被酒馆的酒保扔出大门,富态的商人喝骂着偷懒的雇工,每次大车经过挤开人群都会传来相互推搡的抱怨。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热闹非凡,恍惚间竟让他产生了一些在异世冒险的感觉。

    而且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还有一些画家,歌唱家,吟游诗人,杂耍等艺术工作者在表演。这说明其城市内居民的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一路上不时有本地的好奇人士对他与众不同的样貌指指点点,但他身后强壮的护卫跟班显然打消了任何人主动上前攀谈的欲望。所以乔枫边走边看,不时主动借着问价的机会攀谈,了解本地的商货行情与风土人情。

    他打算按照港产鬼片的套路采买一些材料,尽量使用电影已经成熟的技巧,木剑(买了材料自己削),蜡烛,朱砂(只要是红色的矿石粉末就行),硫磺,草木灰,鸡血,细盐...

    有的就买,没有的就找近似的,他又不打算真的靠材料生效,只要方便自己记忆,被问到时有套词回答,仪式感强烈,够神秘够唬人就可以了。

    这时一个摊位吸引到了乔枫的注意力。

    那是一个看衣着风格是沙漠游商的摊位,几辆马车支出的平台上贩卖的都是沙漠常见的货物,玉石,果干,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例如一些整齐码好的,烟盒大小呈青灰色的脂状方块。

    乔枫若有所思的拿起一块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下一层碎屑在手上搓了搓,竟然是肥皂!?

    他看了看摊位上的招牌,木板上果然歪歪扭扭的写着一些主要商品的名字和对应的阿拉伯数字模样的文字。

    虽然他知道肥皂最早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发明的,也就是后世叙利亚所在的位置,但是上千年了,与他在现代时亲戚去土耳其旅游带回来的手工皂竟然没太大区别。

    几个伙计模样的在前面招揽生意和跟客人谈价还价,几个身穿白色罩袍但料子上乘精美老板模样的大胡子则在摊位后面比划交流着什么。其中一个大胡子商人看到乔枫在这里看货看的认真,也不在意他身后的强壮护卫,停下交谈走过来热情的招呼生意。

    “尊敬的客人,您有什么需要?我的摊位上应有尽有。”

    大胡子面像显老,声音却很年轻“不过数量已经不多了,错过的话您可就要下一个季度才能看到我们喽。”

    这句话用的是流利的本地语言,乔枫能分辨的出,而不是刚刚这个沙漠商人和同族人交流时用的异族语言。

    “当然。”乔枫在对方惊诧的目光中用对方本族的语言说道“这些是肥皂么?我很喜欢,我包了。”

    来之前他已经了解过自己此行可以支配的金钱,按木板上的标价全部吃下处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卖对方个好,以方便深入交流。

    此地的真实的信息,他需要一个合适的询问对象。身旁名为伊莱的向导,无论是身为底层人类侍卫还是此行监视者的身份,他都不方便询问太多,对方也不会知晓和回答很多,而沙漠游商则是一个合适的谈话对象。

    他可以和对方用沙漠语交流防止泄露,对方不是坐商没有本地盘根错节的利益也不会在此逗留太久,并且这个时代的沙漠商人基本都来自阿拉伯半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

    面对通晓本族语言,又财大气粗的豪爽客人,大胡子自然是好奇心重,交谈甚欢。

    交谈后了解到这位名为哈希姆的沙漠商人只是因沙漠风沙大,又都蓄须,衣着上简单朴素,才显得老相,实际上是才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跟着他的叔叔来此地游商卖货。

    反正身边的护卫听不懂,他又有所图,便以对方好奇通晓对方语言为引,重说了一遍自己的虚构的传奇经历。

    沙漠商人确实是年轻,完全被乔枫描绘的波澜壮阔的万里海上远航所震慑。

    “没想到您通慧这么多种的语言,更有如此传奇的经历,您简直有资格成为苏丹的座上宾,在苏丹的宴席上向贵族讲述您旅途的故事。”

    阿拉伯商人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苏丹是这个时代阿拉伯世界的皇帝,阿拉伯,就是后世石油土豪那帮国家所在区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大食”。

    从唐代开始这些商人就开始泛海交流,开启了中国最早对西方的海外贸易。并且长期处于东西方交通文化的枢纽,惯于做各种财货的二道贩子,可以说当今对“国际形式”最为了解的一群人。

    并且因为长期从事海贸,更是了解这个时代海上航行的艰难险阻,更遑论当今还没有人绕行非洲直取欧洲,完全不经他们倒手的航路存在。

    于是被震惊之后,阿拉伯商人言语之间更是变得亲热无比。

    于是面对乔枫这样的“传奇冒险家”,哈希姆这个年轻人事无巨细的回答了乔枫所有想了解的问题。

    不仅如此还主动自报家门的叙述自己来历,他的家族还未够资格参与海贸这一利润丰厚的领域,主要带领商队在黑海西部沿岸一带行走,此地是他们每年必经的一站。大宗贸易是跟本地商站的果干一类,现在车架上摆的只是临走前散卖的一些货底和沿途捎带的零碎。

    但知无不言的哈希姆毕竟见识还是浅薄,所以乔枫瞥了瞥哈希姆身后不远处,看这边聊的热闹,频频侧目的同款衣装几个的长者,心中有了计较。

    与忽悠维克多同样的方式,在时间与手头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乔枫需要一些做一些更能超乎对方想象力的事来降低对方的戒防心。

    于是他打断还在滔滔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