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在下诸葛明,字闻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武陵最靠北,武陵防线,屯兵三万,防守刘备和江夏的兵马!

    桂阳在南,蔡瑁将亲信的五万兵马,尽数布置在这里!

    万一有一天刘备兵马到达,再一次做困兽之斗,殊死一搏。

    而身在中间的江陵郡,却城防空虚,人马单薄,面对刘备的大军,恐怕更是不堪一击!

    “你速速将这两封书信,发往南郡,交给水镜山庄的司马徽和黄承彦的府上!”

    蔡瑁哆哆嗦嗦的将书信写完,打发斥候迅速送走。

    <div  class="contentadv">        此刻的他,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命运,丧失几个十几个城池,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丝毫不惊了。

    他至死也要搞清楚,这个把自己从巅峰打到抱头鼠窜,朝不保夕的诸葛军师,到底是何方神圣!

    难道真的是那个被自己冠以诸葛二庸,逼迫的离开襄阳,隐遁不出的诸葛明?

    绝无可能!

    然则那封奇怪的书信,又确实只有诸葛明,才会写的出!

    ……

    水镜山庄上,犹如小江南。

    虽然是二月时节,但百花斗艳,群芳争妒。

    司马徽端坐在小亭子的石凳上,手里执着书册,另一只手则握着茶碗,细细的品着自己假山上新下的香茶。

    刘备取荆州,氏族哗变,波谲云诡,荆州的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

    可作为荆州高士的司马徽,却稳坐钓鱼台,丝毫不为所动!

    不管是最初的刘表掌管荆州,还是四大氏族掌权,又或者刘备统领荆州,他自忖都能泰然应付,不受损伤。

    因为他从来都是只点拨,只分析。却从来不出谋划策,不拍板定夺!

    看似滔滔不绝,实则从来不给人拿主意。别人要如何,与他也毫无关系!

    这正是他的谋事之学,立身之策!

    “报庄主!桂阳蔡瑁将军的书信到了!”

    家丁匆匆而入,将蔡瑁的书信呈报在面前。

    司马徽放下书本,轻轻的拆开来信。

    “诸葛庸?!”

    司马徽扶在石桌上的手一哆嗦,将身边的茶碗碰翻,茶水立刻倾倒在桌上,顺着桌沿如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

    司马徽微微定了定神,眉头紧皱。

    “诸葛庸?那个被称为诸葛二庸的诸葛明吗?”

    司马徽惊惧之后,缓缓的起身,站在亭子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难道辅佐刘备的,真的是那个诸葛明?”

    “又断无可能!”

    “以刘备谋定荆州的战策方略来看,谋划之人,才比天地,纵然是诸葛孔明,也有所不及!”

    司马徽陷入沉思。

    “若非诸葛明,又会是谁?”

    “荆州百姓,多有传言,刘备三顾茅庐,得了诸葛军师,从新野腾飞,席卷荆襄!”

    “这个三杰,各有归属,虽然诸葛孔明暂时并未出山,可黄承彦早有声明,刘备驾前的,绝非孔明!”

    “但诸葛一家,除却诸葛三杰,只有诸葛二庸!不是诸葛均,便是诸葛明!”

    “昔日蔡瑁执掌襄阳之时,曾火烧诸葛明的襄阳学堂,令其弟子遭受火焚。张允令兵突袭西山,也将诸葛明带领的五百农人,尽数斩杀。此不共戴天之仇也!”

    司马徽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报仇雪恨,十步斩人!

    若真是诸葛明,似乎更在情理之中!

    难道诸葛明,真的有如此才华?

    司马徽百思不解,时而摇头,时而点头,只觉如梦如幻,不可思议。

    ……

    “黄公!为刘备出谋划策者,是否便是昔日诸葛庸?黄公若念昔日相交之情,望坦诚以告!”

    黄承彦的府上。

    “蔡瑁已是穷途末路,犹然如此执迷不悟,还在追问这等无聊之事!”

    黄承彦笑着将蔡瑁的书信放在说上,摇头说道。

    “父亲,蔡瑁来书,可是质问你为何给刘备之兵让路,攻打他的武陵郡吗?”

    身边的黄月英听到父亲提及蔡瑁,好奇的问道。

    “非也,非也!”

    黄承彦哈哈大笑,拿起书信,指着说道:“他在问我,辅佐刘备的,可是那诸葛二庸里的诸葛庸!”

    黄月英一笑:“诸葛庸?倒是合了中庸之道,此人可是个平庸之人?”

    黄承彦连连摇头:“蔡瑁呼之诸葛庸,此人乃是诸葛明,字闻德!诸葛三杰之一的诸葛诞,见他还要叫一声大哥!”

    诸葛三杰之名,黄月英耳熟能详,最是熟悉,且自己所嫁的诸葛孔明,还是三杰之一!

    黄承彦似乎来了兴致,略加思索,抬手拿起纸笔,抚平在桌面上,一边说着,一边画起了族谱图。

    “诸葛家,有堂兄弟二人,一名诸葛珪,二名诸葛玄。”

    “诸葛珪生有三子,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另有两女,分别嫁于蒯家和庞家为妻。”

    “诸葛玄,也生有二子,长子诸葛明,次子诸葛诞!”

    黄承彦将一副族谱关系图绘制完毕,递给黄月英,拈须而笑。

    “诸葛诞的大哥?此人想必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黄月英接过父亲递过来的图纸,好奇的看着,原来诸葛家与荆州四大氏族,有这么多的渊源。

    “哈哈!”

    黄承彦抚掌大笑。

    “父亲,您何故如此笑我?”

    黄月英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妥之处,急忙转身拿起铜镜,细细打量起来。

    她虽有齐国无盐的丑容,但依旧有爱美之心,这是人的天性。

    黄承彦上前爱抚着女儿:“我非笑你,却笑你的天真。”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你夫君诸葛孔明,何等的才智?他的幼弟诸葛均,却是诸葛二庸的老大!”

    “以此推之,诸葛诞的大哥,也未必便有跟他兄弟一样了!”

    黄承彦缓缓回到座位上,重新拿起蔡瑁的书信,又看了起来。

    “这诸葛明的才学如何呀?”

    黄月英轻轻的放下铜镜,站起身来盈盈走到黄承彦的身后,伸出手指,轻轻给老父捏着肩头,好奇的问道。

    “无甚才学,行事荒诞,昔日在襄阳办学,蛊惑人心,被蔡瑁火焚学堂,逐出襄阳。”

    “此人和诸葛均可谓半斤八两,棋逢对手,诸葛家有名的两个庸才!所以才被蔡瑁讽以诸葛二庸!而此人被称诸葛庸,更是庸中之庸.”

    黄承彦想起昔日诸葛明那些不可理解的荒诞行为,犹然觉得可笑。

    “诸葛明,字闻德?”

    黄月英嘴里念叨着:“是闻‘玄德’的‘德’吗?”

    黄承彦不觉间一惊,但随即连连摇头。

    “是……”

    “不过,他不可能是刘备的谋士!”

    “那高深莫测的计谋,神鬼皆惊,天地难测。怎么可能是出自诸葛庸的手笔?”

    “断无可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