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襄阳,军师方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24章  襄阳,军师方略

    太守府内。

    刘备居上而坐,军师诸葛明侧坐相陪,底下张飞、陈到、刘封、马良、糜竺等站立两列。

    一派紧张肃穆的气氛,令大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无法呼吸的窒息感。

    “主公,军师兄长,今日送程普,略有耽误,望乞恕罪。”

    诸葛亮跟随简雍急匆匆来到大堂,拱手说道。

    眼角所至,看到文聘正站在阶下,面色凝重,一片的风尘之色,看来也是从樊城一路奔驰过来,未曾歇息。

    刘备摆了摆手,命孔明入列。

    诸葛明则冲着文聘缓缓的点了点头。

    “主公,军师!”

    “樊城内的粮草已经见底,恐怕拖不了十日了!”

    文聘从怀中取出一封赵云的亲笔信,递给刘备,满面焦虑的说道。

    “南蛮兵每日消耗巨大,前次送到的粮草,十之八九都送到了南蛮王的营寨,反倒是我樊城的原班守城将士,食不果腹……”

    刘备震惊!

    他也知道南蛮兵马消耗巨大,但是没想到,竟然如此巨大!

    “子龙所部将士,固守樊城,辛苦不凡,岂能不受奖励,反而遭受饥饿之苦?若真如此,我刘备如何对得起那浴血奋战的将士,如何对得起我这颗心!”

    刘备将手里的书信扔在桌上,眼圈一红,哀声说道。

    “十日之前,刚刚送到的那批粮草,纵然是三十万兵马,也够一月的支用了,如何才过了这么今日,便即将告罄?”

    马良在昨日的时候,还心中高兴,诸葛闻德军师和诸葛亮略施小计,便从荆襄氏族的手里,得来了这么一大笔粮饷,解决了樊城大军月余的供应问题。

    却没想到今天文聘便来襄阳库存报警了。

    按照子龙的性格,但凡有办法解决,断然不会命令文聘亲自送书到襄阳,交给刘备。

    粮草告罄,到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一清二楚!

    对于樊城的守军,那就是战力萎靡,城池不能坚守,只能退军!

    可是对于那些蛮荒之地而来的南蛮王兵马,一旦饿了肚子,恐怕野性起来,六亲不认,到时候军马哗变,纵然是南蛮王有心维护,也力不从心了!

    毕竟二十万兵马的粮草,非同小可,每日的开销巨大,就算是再回南疆,也来不及了!

    “我樊城守将不过五万,可南蛮兵马,却有二十余万。这兵马倒也罢了。那象阵营和御兽营的大象狮虎豹豺狼,食量更是大的出奇,一只大象,便有十几个人的饭量。”

    “咱们紧衣缩食,统筹谋划。可是南蛮之兵,却只顾着敞开了肚腹进食。哪怕一只豺狼不能吃饱,都要闹到太守府里去……”

    “子龙感激南蛮王昔日的解围之恩,吩咐城中守军,紧衣缩食,节省粮草开支,但这终非长久之计啊!”

    文聘那张带着一路尘土的脸上挂着几丝的疲惫,忧心如焚的说道。

    诸葛亮及匆匆而来,这个时候刚刚恢复了气息的平静,听到文聘的话,忽然想起昔日诸葛兄长的预言,止不住的心惊肉跳。

    那日在军师府里,他依稀记得诸葛闻德曾经对马良和自己说,曹操不会即刻进兵,他会坐等我荆州出现内乱!

    那个时候,他还不能完全领会诸葛兄长的意思,可是现在,他却忽然嗅到了一丝诡异而又不降的气息。

    难道樊城的内乱,真的要到来了么!

    诸葛亮忍不住抬头去看坐在侧席的兄长诸葛闻德,却见兄长面色平静,此刻正将赵云写来的那封信捏在手里,几下折叠之后变成了一只小船的模样。

    诸葛明右手食指中指捏着船的桅杆,做漂洋过海状,在面前的空中来回的游弋着。

    “马良,襄阳府库之中,还有多少粮草可以支用?”

    刘备看了诸葛明一眼,不解其意,转头去看负责荆襄经济与赋税的马良。

    “襄阳城内府库里,还有昔日蔡瑁难逃之前来不及运走的若干粮草,加之自从我们入城之后,军师谋划,积极补充赋税,如今襄阳的总计存粮,可供应襄阳城内军民一年的开销。但若运往樊城的话,恐怕不过三个月,就会告罄,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马良一听刘备说话,便知道了主公的意思,只好据实禀告。

    他的意思也很明确,不可为了延缓南蛮兵三个月的粮草,而将襄阳数百万军民置于死地!

    “军师……”

    刘备凝眉沉思,良久之后,依然无计,只好转头去问诸葛明。

    “曹操的百万大军屯扎宛城,虎视眈眈。若南蛮兵撤退,樊城必然失守!可是若让着二十万大胃王的南蛮兵持续驻扎在樊城,就算我荆州有百万石余粮,也远远不够啊!”

    诸葛明手里的纸船往来游弋,仿佛是一只来回忙着运输货物的商船一般,听到刘备求助,诸葛明终于停了下来。

    “主公,此事很明显,南蛮兵暂不可撤退。即便是撤退,他们路途中所需的粮草,也远远出乎我荆州的负担。”

    “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找个有粮食的主,向他借粮!”

    诸葛明将纸船放在桌上,像是一只停靠在码头,等着装载粮食的大船。

    “借粮?”

    刘备和马良、简雍、糜竺等人不由自主的重复了一遍。

    如此巨大的用量,谁人肯借?谁又有这么多粮米可以借?

    军师说的倒是大实话,可惜是一句废话……

    而陈到、张飞、刘封等武将们,虽然站在那里不敢作声,但心里却在寻思,难道我诸葛军师,到了这里也变得计穷算尽了?当初诸葛军师为了退曹操,招来了南蛮王的三军,不知道此事盖棺定论的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真是成也南蛮兵,败也南蛮兵!

    “贤弟,可有谋划,为主公解忧?”

    诸葛明忽然转头,看向站在文聘旁边的诸葛亮。

    诸葛亮初来震惊,继而便开始寻思对策,以及近日诸葛兄长差派他所行之事,并从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法门。

    他艰辛兄长不会无缘无故的命令自己做无意义的事,更不会对于南蛮王所带来的的潜在危险,毫不觉察,更没有做出适当的预案。

    此刻,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江东鱼米之乡,富足已甚。甚至有商船将无法消化的粮米运送出海,换取番邦蛮夷的珍稀之物。”

    孔明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主公给孙权写一封书信,让鲁肃前来,只要鲁肃到,粮草自然也迎刃而解,全都包在孔明的身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