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蒙先帝恩宠,曾被召进宫研究一本太祖时期修编成的书,在南书房盘桓数日。家父曾粗略提及此事,但对书的内容讳莫如深,只说我等学文之人读之无用。”
“万!法!归!元!经!”梵逸雪恍然大悟,一字一顿说道。
见大家一脸迷茫,她接着解释道:“这部《万法归元经》乃是穷尽数位内家高手和道家饱学之士心血编纂而成的行功心法,据说有脱胎换骨、羽化登仙之功效,被奉为皇家秘典,无数武林人士欲求一观,无奈皇家禁卫森严。如今看来,这本书定是流失在外了。”
月无心道:“理应如此。锦衣卫搜遍皇宫和方宅没能找到此书,作为方家唯一的幸存者,方大哥自然免不了嫌疑,这大概就是锦衣卫阴魂不散穷追不舍的原因。”
林若惜恨恨地说道:“哼!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本传闻中的书竟招来杀身之祸。”
方泊吾突然向梵逸雪跪下,磕头说道:“泊吾谢过师太救命之恩。只是今日之事,锦衣卫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一介书生,终是难敌鹰犬万千。我不怕死,但大仇在身,已不容我轻言生死。师太神功盖世,兼有侠义心肠,望大发慈悲,收我为徒。”
梵逸雪赶紧把他扶起,说道:“我确有助你之心,只是峨眉派历来只收女子,收留公子恐多有不便。”见方泊吾一脸失望之色,她继续道,“少林和峨眉同为佛门,方丈玄怀大师又是我的至交。待我修书一封,引荐你投入少林吧。如今天下虽大,已难有公子容身之处,也只有委屈公子削发为僧,暂避空门了。”
方泊吾大喜,深深一揖,谢道:“末路之人,谈何委屈,若少林肯收留已是感激不尽。”
林若惜取来纸笔,梵逸雪亲笔修书。乘着写信间隙,峨眉三弟子和方泊吾一起清理了打斗现场,并寻了一僻静之处,把七具尸体埋了。
月无心指着茶馆门口的马说道:“我已仔细检查过这几匹马,并无官家印迹,想来他们是为了隐匿身份而从市面上购得。一匹送给方大哥作为行脚工具,余下的就给茶馆掌柜赔偿损失吧。”林若惜赞道:“无心师姐总是考虑得那么周全,如此甚好。”
方泊吾接过梵逸雪的亲笔信,贴身藏好,施礼道:“几位师太大恩大德,泊吾没齿不忘。再生之恩,容他日再报。各位珍重,后会有期!”峨眉师徒合十回礼。方泊吾跨上马背,往北驰去。
“哎,《万法归元经》由皇家流入民间,从此江湖怕是不再太平了。而这位方小哥,家恨难解,必成执念,希望能够用佛法化解掉他心中的怨愤。”梵逸雪望着方泊吾远去的背影,一声叹息。
方泊吾离了峨眉山,一路风餐露宿隐踪匿迹,行了一个多月来到了位于开封府登封县的嵩山。嵩山处中原腹地,紧傍古都洛阳,为通向东南广阔平原咽喉所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少林寺建于嵩山西麓的少室山上,为北魏孝文帝赖建。这少林一派历来被尊为中原武学正宗,套路以刚猛为主,素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七十二绝技更是被奉为少林镇派之宝。
来到少室山脚,刚好清晨时分,旭日初升,云蒸霞蔚,山间云雾缭绕,耳边不时传来阵阵悠远的晨钟声,仿佛置身仙境。方泊吾顿觉心旷神怡,浑然忘了路途的疲惫,一时起意,吟道:
“晨风听古籁,名刹隐翠林。
杳杳钟声远,幽幽禅意深。
今且栖云中,未敢断红尘。
报得十族血,何妨入空门。”
念及家仇,他加快了步伐,弃马拾级而上。
上得山来,方泊吾向知客僧呈上书信,很快玄怀方丈有请。玄怀见方泊吾谈吐不凡,极具慧根,很是喜欢,加上梵逸雪信中力荐,于是破例把他收为自己座下弟子,赐法名无恨,希望他放下世间种种仇恨,一心向佛。方无恨自此弃文习武,潜心武学之道。虽然入门晚,但是得到少林神僧亲授,自己又苦练不辍,他硬是以惊人的毅力尽得玄怀真传,学得洗髓经、龙爪手和五郎八卦棍,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