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九月初,时断时续、时强时弱的华西秋雨登场了。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是这个季节显著的特点。
昨晚又下雨了,持续了一整夜,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太阳出来了。天空湿漉漉的,弥漫着淡淡的雾气。
邵兴旺推开后院柴门,跟着下地劳作的农民一起走在乡间道路上。
空气清新,田野枯黄。
玉米在不到一百二十天的生长周期中,完成了人类赋予的伟大使命。成熟的它们仍和祖先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耐心等待,等待与大地告别的最后一刻。
棉花、大豆、芝麻、红薯已被按时收走,大地露出底色。
今年雨水多。
往年稀稀落落,堆满石块的荒地,如今开满了黄色的万寿菊,这种腥臭的植物和它们美丽的外表融合得异常完美,很少有动物打它们注意。当然,人类是个例外。
菜地的蔬菜每天都在生长,长大的蔬菜要及时收获,收获后,要第一时间送到城市。雨一旦停止,菜农就开始忙碌。
有的菜农地里蔬菜种类比较繁多,只要符合季节,符合时令的蔬菜,多少都会种一点儿。因此,他所骑的卖菜的三轮车上,堆有十几种蔬菜,但每一种的量都不大。
还有的菜农算是某一品种的专业户。比如种大葱的只种大葱,种冬瓜的只种冬瓜,种西红柿和黄瓜的只种这两样,其它的也种一点,只是留给自家吃,很少拿出去卖。
今年,邵兴旺的父亲邵振邦种了半亩冬瓜。清明节前一周,邵振邦把种子用清水浸泡一晚,拌点草木灰,第二天埋进土里。为了防止幼苗冻伤,他们会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膜,等天气渐渐转暖,下面的瓜秧长出两三片叶子后,邵振邦夫妇会用剪刀剪个口子,让瓜秧漏出头来。他们有时也集中育苗,然后移栽。至于每年用哪种方式,并不固定,要根据天气而定。父亲邵振邦常说,这是懒人种菜,懒人种菜基本上就是春天一种,秋天一收,零干、省事。
邵兴旺好久都没有回家了,虽然邵家棚村和他现在所住的赵家坡村,相距不过半个小时的路程。
想家的时候,他会一个人沿着田间的小路,走到他家的菜地里,看看父母亲今年种了哪些蔬菜。
他对菜地里的每一种蔬菜的习性都太熟悉了。只要看一眼菜地里的蔬菜,他就能判断出来,这种蔬菜是怎么下种的,怎么育秧的,苗子怎么移栽的,什么时候收获,一次能收获多少?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他现在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菜农。
今天,邵兴旺路过一户菜农的辣椒地时,看到地头的三轮车旁,主人正在分拣整理刚摘的小米椒。红的多,绿的少,主人根据颜色和大小,分别装在不同的泡沫箱。这玩意儿油亮油亮的,像翡翠。
邵兴旺兴趣浓厚,便驻足观看了一会儿。他家没有种过这种新的辣椒品种,便在菜园主人面前,大肆夸奖了一番。
的确如此,这种精致小巧,码放在白色的泡沫箱里的整整齐齐的小辣椒,比最顶级的翡翠要好看很多。
邵兴旺向菜农告辞,又向更深处的田野走去。游逛结束,折返回家的时候,好心的菜农已经收拾完毕准备返回。看得出来,这位赵姓菜农正在地头等他。
邵兴旺又和赵姓菜农打了招呼。菜农拦住邵兴旺,非要送他一大袋子“翡翠辣椒”。邵兴旺推辞,菜农不让步。邵兴旺只好收下,他们之间又聊了聊今年的收成。
邵兴旺提着一袋子“翡翠辣椒”,心里暖烘烘的,转过身,眼眶有感动的泪水渗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