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甫嵩还在北地,接到消息再赶来还要一点时间,他这一部两万多人目前还屯在虎牢关,朱隽因为人就在洛阳,部队集结之后,先一步出发了。
三月,皇甫嵩在交接好北地军务后赶到虎牢关,大军朝颖川进发。因为有朱隽先走一步的缘故,一路上都没碰到黄巾军,畅通无阻的走到了颖川郡城:阳翟。
变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在离阳翟不到三十里的时候,前军斥候发现了前方的溃兵,众将大惊,朱隽的能力是满朝大臣都认可的,怎么会败给波才呢。
等问清楚了溃兵的首领才知道,原来,在朱隽到阳翟之前,颖川太守范彤(饭桶,因为不知道这时候颖川太守的名字,只能杜撰一下,各位见谅)中计出城作战,被波才活着,波才将城池围住,让副将彭脱带两万人装成颖川郡兵守在城里。
朱隽到了之后,不知道这情况,波才与他作战,诈败一场,朱隽趁机冲进阳翟城,城内伏兵一起,外边波才顺势追杀,部队就溃散了。
皇甫嵩命步兵原地列阵防御,让皇甫坚寿和曹操二人各领一千骑兵前去营救朱隽残部。
波才眼见把朱隽还没来得及跑出去的五千多残军包围了起来,可以一口吞下去,可到了嘴边的肉还没吃,朝廷援军就到了,不由得大骂一句“可恨。”随即传令撤军了。
虽然心有不甘,可这也没办法,自己军中缺马,骑兵还不到两百,又怎么打的过至少两千骑兵呢,他是张角看重的弟子,可是知道骑兵的威力的。
皇甫坚寿和曹操二人见波才撤军也不追赶,毕竟波才拥众十多万,而且波才本人深通兵法,又大胜朱隽,正是士气正浓的时候,要这时候追击的话,万一再被伏击一把可不是好玩的。
两人来到这只残军前,朱隽迎了过来,老将满身血迹,一身战甲多处破损,可见之前战况激烈。虽然狼狈了一些,但朱隽气度却是不减,来到二人面前道了声谢“多谢二位贤侄,若不是你二人前来,老夫几乎丧命,可惜这些士卒,损失太大了。”
皇甫坚寿和曹操连忙回礼“老将军客气了,都是为国效力,无需客气。”而后,三人一路收拢残兵来见皇甫嵩。
等到一路退到皇甫嵩军阵前的时候共收拢了八千多将士,损失过半了,朱隽不由得叹了口气。
皇甫嵩见朱隽到了连忙前来迎接“公伟兄,无事便好,某来迟了。”朱隽摇摇头“若不是皇甫兄赶到,某已丧命,何来来迟之说。”
这时候,有斥候来报说波才军有异动,正在集结部队,两人相视一眼,皇甫嵩说道“走,贼军新胜,士气正宏,我们兵少,不可与其野战,先撤至长社再做打算。”
三军接令,立即向长社进发,进城没多久,波才就帅军十余万将城池团团围住了,朝廷大军只好紧闭城门坚守了。
可因为来得匆忙,带的粮草不多,加上长社城小,城里粮食不多,大军粮草只够一个月的,众将一愁莫展。想必现在朝中正有不少人在弹劾自己等人吧。
不知不觉,已经守了二十多天了,这些日子,波才隔三差五就攻一次城,好在波才本人才能虽然不错,但黄巾军毕竟是一群民夫临时组织起来的,衣甲不全,训练不足,战斗力不强,虽然人多,却对攻城不精通。
这天夜晚,皇甫坚寿正和曹操在城头巡视,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把城头一杆大旗吹断,差点砸到两人,两人一愣,对视一眼,却是哈哈大笑,连忙来中军大帐。这时候,皇甫嵩正和朱隽商讨怎么突围呢。
见皇甫坚寿和曹操冲进来,眉头一皱,皇甫嵩斥道“遇事要冷静,为何如此急躁。”两人对皇甫嵩和朱隽行了一礼,皇甫坚寿回道“禀将军,破贼时机到了,今夜当解长社之围。”
“哦,你二人可是有和计策?”边上朱隽开口。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回道“火攻,”。原来波才因为部众太多,加上周围杂草太多,扎营不便,就结草为营,本来也没什么,可正好今天刮了一夜大风,这可就要命了。
皇甫嵩立刻命众将准备好,皇甫坚寿领本部兵马放火,曹操领本部兵马从侧翼穿插,皇甫嵩朱隽二人亲自引大军追杀。
子时刚过,皇甫坚寿引兵偷偷出城放火去了,其他人都在城中准备好待命。不多时,小校来报,说波才军营大火烧起来了,叛军已经乱了,皇甫嵩大喜,令众军一起出城追杀。
出城一看,整个波才大营已经被火海给淹没了。皇甫坚寿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皇甫嵩却是不急,自己儿子自己知道,这小子精着呢。随即命众将散开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