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建章气道:“他都被抓住了,你能被俘虏咬着?还狡辩,回头写检查,关禁闭。”
“是,师座。”士兵急忙道。
轩建章去看那名军官,乐了,才发现是西乡从道,自己的老熟人,本来还以为西乡从道跟着山县有朋一起逃走了呢。
西乡从道和西乡隆盛是很有意思的俩兄弟,西乡从道一直留在日本政府军中,而西乡隆盛则组建了武士军。
西乡从道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城下的下加治屋町,曾以藩士身份在萨摩藩中任职,参加过萨摩藩自力攘夷的萨英战争,以及推翻德川幕府的戊辰战争中的鸟羽伏见之战。
明治二年(1869年),西乡从道与长州出身的山县有朋一同前往欧洲考察军事制度,山县后来成为日本近代陆军的建立者。
西乡从道的哥哥西乡隆盛并不是因领导征韩失败辞职,他辞职和他的弟子死谏表明他也反对侵略。
日本当时在美英等国控制下,列强主张侵韩,当时朝鲜对列强敌视,甚至因为日本从夷俗与日本断交,美国的军舰入侵大同江也被打退,列强是希望日本征韩。
日本也积极准备征韩。但是西乡从道要进攻台湾,与列强矛盾,他和哥哥都反对征韩,这是从日本自身利益出发,不愿受列强控制,要夺取琉球和台湾。
尽管从本质上侵韩、侵台都是入侵中国,但是从利害关系上讲,侵韩是列强把日本推向侵中治俄的大陆政策,而侵台南下的海洋政策威胁了列强的海上利益,是向南洋列岛发展,也是军国主义派阀的两大基础政策,西方列强支持大陆政策派,海洋政策主要是亲华和攘夷派支持。
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结构重整,众多士族(旧武士)失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各地陆续出现士族叛乱事件。明治七年(1874年),九州岛发生佐贺之乱,虽然仅十余日便被弭平,但日本政府为安抚反抗意识最强的萨摩士族,以及下野隐居的西乡隆盛,故特意任命西乡从道为中将台湾蕃地事务局都督,买了两艘商船装上炮冒充军舰来运输,领兵三千余名前往台湾南部攻打原住民部落,并企图建立殖民地。日方史称“台湾出兵”(中方称为牡丹社事件)。
当西乡从道与部队在长崎港待命时,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各国表示反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并且禁止本国租用船只给日本,日本政府因此下令暂缓出兵。
但西乡从道说:“延迟出兵将会有损士气,如果政府强行阻止,我愿退还天皇的全权委任敕书,以贼徒之姿直捣生蕃的巢穴,绝对不会累及国家!”同在长崎的大藏卿大隈重信苦劝不成,只好电告中央:“士气强盛,其势难止。”西乡从道随即命令部队陆续出发,而他的行动后来获得中央的追认。此举史称“西乡大暴走”,成为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原型,亦即军事的先行和政治的追认。
日军于该年五月在社寮(今屏东县车城乡社寮村)登陆,攻击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部落,随后在龟山(今车城乡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附近)长期驻扎。
随后华军出击,轩建章就是那次和西乡从道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