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做了不少准备吧。”
李约点点头:“查阅了上千经济旧案,也系统地学过会计和金融,还专门跟着相关专业人士一起出去工作过。所以,专业上应该没有问题,凯文不必为此担心。”
史派西提出这个问题,李约很理解。毕竟,在外人眼里,李约既没有实践经验,也不是专业学金融的,可是本剧却是完全的金融业内高端的犯案技巧大荟萃,从情节上看,足以让观众们眼花缭乱了。但正是这样的专业性,不由得人不生出些疑问了。
这种专业戏,比如医疗戏警察戏或者是律师戏之类的,因为其行业神秘性而非常吸引观众,同时也最忌出现专业方面的问题。一旦出现专业方面的问题,被贬被骂是必然的,口碑也会一泄千里。史派西所以才会看完有所担心。
不得不说,李约做为非专业人士有非专业人士的好处。同样的问题,业内人士说起来,就是几个专业词汇的事,但她却下意识以围观者的态度看待,所以,写出来的戏,将专业问题惯性地用外行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于是,那些金融手段让哪怕是金融小白也能明白个二三四。更何况,史派西对金融本身就有一定的了解,看着就很清楚明白了。
只是史派西看明白了,不代表他就知道对与错。所以,才有此一问。
史派西听了李约的保证,点了点头:“李导,你能把布莱克的人物设定详细地说说吗?”
其实,人物设定剧本里就有。不过,史派西这么问,明摆着就是对布莱克这个角色有了兴趣,李约也高兴起来,把对布莱克这个角色最初最复杂的想法都一一说了出来:“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私生子,有一个从事金融业的花花公子父亲,母亲也属于不负责任爱慕虚荣的女性……”
史派西一语不发地听李约讲完,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不,也许可以这样设定……”史派西驳回了李约的说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设想里。
做出同样的事的人,他的过往可以有千千万万种。而每一种不同的过往,使得他做出同样的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表达。但一般剧本里不会把每个角色都从小写到大,只会写出有冲突的那部分剧情。
而这两位,一个编剧一个演员,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年轻女孩,表情都很严肃,越凑越近,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很激烈,要不是顾忌正处于公共诚,两人说不定会大声地吵起来。其实,他们不过是在争论该用哪种心态来表达布莱克这个角色。
史派西是个很有想法的演员,对于过于年轻的李约也正好少了那么几分顾忌,再加上李约从开始就很直率的态度,也带动了他直话直说的心理。两人之间才突然变得这么不客气地“吵”了起来。
虽然,这只是个没几场戏的配角。但两人丝毫没有轻视他的意思,说起来没完没了,直到咖啡喝完还兴致不减。
最后的最后,史派西笑了起来:“我们都把他描绘得太透彻了,完全可以写一个他的传记戏了。”
李约跟着微笑:“那你愿意演吗?”
“当然。”史派西表情比刚到时轻松了不只一倍:“不然我也不会浪费这么长的时间和你讨论了。”
搞定了最重要的大反派配角,李约的任务差不多就结束了。其它的事,有助理导演和制片人来解决。
这部《华尔街》是李约拍电影以来,准备工作最麻烦的。
它不但有八零年代的场景,还有渐变的九零年代的戏码,一直到现代。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征,无论是妆发服装,还是街头道具,音乐背景,都需要非常细心。
所以,这一次的剧组成员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多。不但工作人员多,连演员也多出数倍。有太多的小配角和群众演员了。光是有台词的配角就足足有十几个,还有没有台词,当背景版一样存在的配角,更多。
看到这样的阵容,李约只有一个感叹,幸好,现在的她已经历练过了。如果最初让她来拍这样的剧本,不说别的,就只这些人与杂物都足够让她崩溃的了。
所幸不用真的到华尔街去拍,不然光封街的钱她都付不起。拍摄场地除了纽约还有波士顿。十月二十日,李约在纽约请了媒体,做了个开机仪式,暂名《华尔街》的电影正式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