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曾经是一名东正教徒。”乌沙诺夫说道。
“我看到镇中有一座教堂,是不是已经荒废了?”
“是的,他们来了之后,赶走了神父,教堂改成了镇政府的办公处。”乌沙诺夫说道。
“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名神父,让你们重新感受主的光辉。”费格莱因说道。
乌沙诺夫惊喜地对费格莱因说道:“我要替全镇的孩子感谢你,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不知道神父是什么样子,神父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
“很好,你很快就会见到神父的,不过你们需要提前让教堂恢复他原有的功能。”
“我马上让人去清理教堂,准备迎接神父。”乌沙诺夫说道。
“我们刚才说过的话,我会让人整理成布告,贴在镇里显眼的墙壁上,让全镇人都知道我们的政策。你安排人,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还有,记得在教堂里清理出几间空房间,我要将指挥部建在那里。”
乌沙诺夫的效率很高,大约一个小时后,费格莱因便率领师部入住教堂。
此时,费格莱因的布告已经贴在小镇一些十字路口的墙壁上,得知德军的政策后,小镇居民眼中暗藏的戒备又消除了一层。
四辆奔驰卡车沿着费格莱因来过的道路驶入萨博罗杰镇,在镇中士兵的指点下,停在教堂门口。
在警卫连士兵的协助下,卡车后车厢里的邮包和各种物资很快被卸载完毕,随后装上士兵们的家书和伤员开往后方。
费格莱因坐在办公桌旁,摆弄着手中的邮包,看向邮包的右下角。
“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伊萨克·尼采上士,他不是上尉吗?什么时候成上士了?”
费格莱因满腹狐疑地拆开邮包,看到邮包里放的是两本一模一样的书。
“《拉贝日记》?这是什么书?”
费格莱因好奇地翻开手中的《拉贝日记》,只一眼便被书中的内容完全吸引。
半个小时候,费格莱因走出门,面无表情地将一本《拉贝日记》塞给师参谋长盖尔中校。
谁知盖尔中校只是看了一眼书的封面,就将书还给了费格莱因。
见费格莱因一脸茫然,盖尔中校说道:“我刚刚收到的包裹里有两本《拉贝日记》,这本你可以送给别人。”
费格莱因点点头,转身正要离去,盖尔中校忽然叫住费格莱因。
“这本书你从哪里得到的?”
“刚刚收到的邮包里,是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尼采上士寄给我的。”费格莱因老实地说道。
“真巧,我的书也是尼采上士寄来的,你和他很熟?”盖尔中校问道。
“只见过几次面,我是通过总督先生认识他的,只是他以前是上尉,什么时候成上士了?”
“我和他也不熟,他为什么要寄书给我们?”盖尔中校说道。
“不知道。”
“看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盖尔中校问道。
“我感觉我的胃很不舒服,而且,我想揍人。”
“我也有同感。”
五分钟后,费格莱因手中的《拉贝日记》转移到了马杰尔上尉手中。
入夜后,因为一天的行军带来的疲劳,费格莱因睡的很沉,而且惊心动魄。
“马杰尔,那群矮子又冲上来了,让二十毫米高射炮准备,让他们尝尝高射炮平射的滋味。”
远处的热带丛林中,一群在费格莱因看来个头奇矮无比,但却拿着比自己身高还要高的步枪的士兵,汹涌地冲向自己的阵地。
“杀给给······”
“板载······板载·······”
喊杀声充斥在战场上,激发了费格莱因血液中隐藏的杀戮因子。
“开火,干掉那群人渣。”
教堂的卧室中,费格莱因大喊一声,挺身从床铺上坐起身,大口地喘着粗气。
捂着汗涔涔地额头,费格莱因不停地回想梦中的场景,却发现脑海中只想起一片模糊的画面。
费格莱因另一只手掀开被子,看向自己高高凸起一块的内裤,感受到强烈的尿意。
起身走出卧室,痛痛快快的放了一次水后,费格莱因正要回卧室,忽然停下脚步,侧起耳朵倾听教堂外面的声音。
听了几秒钟后,费格莱因跑回卧室,很快又跑出教堂,拿着望远镜看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震耳欲聋的发动机引擎声,自南面的天空席卷而来。
费格莱因很快在天空中看到一个庞大的机群逼近小镇,近百架飞机如同乌鸦一般,轰鸣着自小镇上空飞过,直到消失在费格莱因的视线中。
“从南方来的,肯定不是自己人。”
费格莱因掉头跑进教堂,冲进卧室,叫醒自己的室友盖尔中校。
听费格莱因说完事情的经过,盖尔中校眼中的睡意一扫而光。
“我们必须向后方发出警报,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机群不是普通的轰炸机群。”
“那会是什么?”
“不知道,可是我可以肯定,这个机群出现的太突然了,肯定不是好事。”
······
千里之外的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作战指挥室里,并没有因为是深夜而安静下来,反而比白天还要忙碌。
华西列夫斯基拿着教鞭指着地图说道:“朱可夫同志指挥的西方方面军,已经向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近一个星期的攻势,叶廖缅科同志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也于昨天投入战斗,敌人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到斯摩棱斯克地区。目前来看,我们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
斯大林放下烟斗,吐出一口白烟。
“布琼尼元帅的铡刀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了?”
“第一空降军今天夜里进行了第一次空投,过程很顺利,没有遭到德国空军的阻截。中央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快要穿过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他们沿途得到游击队的引导,过程也很顺利。”
“很好,我们的铡刀,明天将会染满德国人的鲜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