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大好。正准备渡河大展身手,结果却在下一刻传来了前军大破,大将战死,倚重的精锐被困的消息之后还能保持心跳平稳,血液正常流动。话说没有被气晕过去已经算是公孙瓒久经战阵意志力相当的坚强。
不过气归气。正事还是要做的,反正这样的大风大浪公孙瓒从军这么多年又不是没见过,甚至可以说名将这东西本来就是拿敌人和自己人的鲜血浇灌出来的,你都分不清谁多谁少。
不过再强的意志力暂时似乎也无法扭转眼前的局面,面对士气正盛的敌人,公孙瓒派向两翼以牵制敌军进攻的部队完全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仅仅只能暂缓敌军于侧翼的攻势。而在敌军文官部队的策略阻挠下,公孙军的中路主力一时之间还无法与白马义从取得联系。
于是公孙军一时之间陷入到了某种死局之中——背后是清河的河水,哪怕水量已经是全年最低但依然是一条不浅的大河,败退的时候将会成为溃军的噩梦。
清河对岸则是袁绍分出的偏师,虽然还没有在战场上看到他们的影子,但是公孙瓒相信在这种局面下,只要有三五千人守在河对岸,公孙军基本上就不要想着过河的事情了。
背水而战,前方还有士气正盛之敌兵,后方更有莫测之敌……好吧,公孙瓒这绝对是挖坑自己跳的节奏。又或者他此刻也想到了那句“不是我军不努力,奈何敌人太狡猾”?
如果没有堪称军神的韩信一般的本事,却陷入到背水而战的境地,估计某个位面的徐公明在汉水的遭遇正在不断向着公孙瓒在招手。
而且比管子城更令公孙瓒感到无力的是,那一战还可以说是他疏忽大意,说是非战之罪倒也可以聊以自慰。可眼前的战事,虽说袁绍军用了一点小计谋,但是却也绝对算的上是堂堂正正将局面扭转,让公孙瓒就算是 想要找借口也是千难万难。
那么,陷入到困境之中的公孙瓒该如何抉择呢?
“哼!背水而战,狭路相逢,非有大勇气大毅力者而不能争胜!传令,擂鼓!鸣号!告诉士兵们,后面是死路一条,只有并力向前才有活路!我公孙伯圭在此与你们同在,与你们并肩冲锋!从此刻开始,如果有人胆敢后退,哪怕是我也必须军法处置!诸君。随我冲啊!”
因为公孙瓒长久以来在麾下所树立的威信,虽然局面处于下风,但是当公孙瓒命令麾下军队拼命的时候,不论是那些公孙军的嫡系部队还是那些被雇佣而来的异族义从,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意,长久以来在东北恶劣的环境下锻炼出的意志让他们有着远超常人的韧性。
这才是公孙瓒在如此不利局面下依然做出与敌人对攻决定的底气。
面对突然变得悍不畏死起来的敌人,那些从西凉归来的老兵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波动,毕竟他们在西北的战场上碰到了很多拥有同样特质的战士。
说起来在西北的几年征战中,他们亲眼目睹了敌人身上发生的变化——哪怕羌人大多数依然保持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特性。但是在韩遂和边章的调教下。已经慢慢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棘手,毕竟生活在更艰苦环境中的异族人本就不缺乏坚韧的意志。
所以在落入下风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旺盛斗志的羌人不断增多,战事也一直非常艰苦。
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害怕。因为在敌人成长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原地踏步。故此在面对公孙军拼死的攻击下,他们不但表现的依旧稳定,甚至也被激发出了血液中流淌的血性。
只不过……
比起已经在类似烈度的战斗中锻炼出了足够坚韧神经的老兵们,新兵们在这样局面下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不太够看了,尤其是袁绍这边,对于那些来自于冀州的豪强部队来说,打一打顺风战还好说,像是这种烈度极高的战斗哪怕暂时看上去还处于上风也让他们士气大降。
那些喷着鲜血倒下的袍泽和敌人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们的神经,而那些状若疯狂的敌人更是让他们不断感受着死神在他们身后闪现的身姿。
也正是利用袁绍军中所出现的这个“瑕疵”。原本处于下风的公孙军将局面又重新拖入僵持之中,虽然需要承受更大的战损,但是却也还能够看到一丝曙光。
当然,虽说局面又重新扳了回来,但是考虑到为此而付出的巨大战损以及整个战场上此时此刻依然处于劣势。公孙军依然面临着似乎无法解决的难题。
除非……
“呜……呜……呜呜……呜……”
战场上忽然出现了一阵低沉的号角声,虽然战场可以称得上相当嘈杂的地方,但是这奇异的号角声却仿佛具有非凡的穿透力一般,哪怕是战场上的某个角落依然可以听到号角的声音。
似乎是什么人在利用这种方式来宣告自己的出场。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号角声,不论是在后方安坐的袁绍还是正在一线拼杀的公孙瓒,都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只不过袁绍的眉头随后皱的越发的紧起来,而公孙瓒则很快平静了下来。
毕竟比起胜利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还了解到有不明身份的军队对己方露出敌意的袁绍,公孙瓒的想法显然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味道——反正战局发展到现在,留给公孙军的选择看上去似乎也只有继续进攻这么“华山一条路”,所以不论来的是不是敌人的援军,公孙军也不可能因此而更改自己的计划,最多不过是这口气提前一点泄掉然后迎来总崩溃而已……
是啊,既然局面似乎已经不可能再坏到哪里去,那么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
当然,心中多少还是存了些许幻想的。所以……
成败在此一举!
公孙瓒在战略能力上或许不一定是袁绍的对手,他的身边也没有什么出众的谋士可以为他出谋划策,所以这导致了他能够有今日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奋斗的结果。这固然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样的他显然不会缺乏决断力,而且只要心中的野心不曾熄灭,那么他便会努力拼搏绝不会坐以待毙。
于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做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决定:
“兄弟们,援军已到,斩将夺旗建功立业就在现在!如果谁能拿下袁绍的脑袋,赏千户侯,钱千万,官升五级!”
在胜利的刺激下,在重赏的刺激下,亦或是仅仅在能够活命的刺激下,公孙军原本渐渐被遏制的进攻势头又逐渐高涨起来,甚至让对面同样不明真相的袁绍军产生了错觉——真的是公孙军的援军到来了,他们……情况似乎不太妙。
毕竟虽说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局面上也暂时不落下风甚至某些局部还算轻松,但是公孙军的强韧依旧给了他们极其深刻的印象,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后他们的体力也并不充裕,尤其是那些被编入前军的冀州军精锐,连续高强度的战斗已经让他们的体力逐步进入到一个危险的境地,可以说如果不是士气正盛,战意高炽,他们的情况绝对称不上乐观。
于是当发现己方奋战这么长时间依然无法将对手击败,甚至对手还即将获得生力军的援助,这样的心理落差本就是一种对士气的打击。更不用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方却因为这个消息而变得兴奋起来,导致此消彼长之下愈发难以坚持。
如果这个时候公孙瓒手中真的有一支生力军投入到战场之中,只怕胜负的天平将会在顷刻间发生逆转。
只不过,公孙瓒手上还有可用的筹码么?
远方的地平线上,随着一阵滚滚烟尘,一彪人马正似缓实急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