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镁国发明家泰德?盖革农,他发现每个电子都具有一种独特的电磁频率,如果通过某些方法,让电子都应用相同的频率,物质本身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生改变。
在哈奇森效应中,零点能是由于空间电磁场的相互交织和影响而被激发出來的。如果把某个物体暴露在各种电磁场相互交织的地方,其实就相当于在尽可能地破坏物体的电子轨道。如果其中一个电磁场的频率与这个物体中某些电子的电磁频率相同,就形成了共振,使得量子真空中最低能量的零点能被激发出來,产生了强大的破坏力。
在哈奇森的实验中,当他把电磁能量调得更大,产生更多的共振,金属键外层的电子轨道就会被共振所破坏,导致金属原子不停地振荡,结果,原子之间的固有框架开始动摇,整个金属也就形成了一种柔软的“金属果冻”,就像金属在正常的室温下自动熔化。
当电磁场被撤走后,金属块开始从瞬间“噩梦”般的躁动中冷静下來,金属键开始在邻近的原子之间再度形成,原子之间重新结合,形成稳固的扭曲的形状,这正是哈奇森效应。
实际上,哈奇森发展了一种新形式的电化学,就是通过改变电子轨道的共振频率,來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盖革农的阐释,就可以把神奇而复杂的实现哈奇森效应的手段变为简单的解释……合乎经典物理学的解释。
运用这些共振频率,就可以操作哈奇森使用的仪器,学到以下有趣的技艺:可以把物体里的化学键变得更强些,增大整个材料的强度和耐受力,或者相反,可以让化学键变得弱一些,可能就让一块铁在室温下变成一堆粉末。
通过适当调节频率,可以让一种物质表现得如同另外一种物质,或者可能表现出至今从未见过的性质:模仿自然界中从未存在过的原子、元素和化合物。
在哈奇森效应之前,我们知道一个著名的“消失”实验……一九四三年的费城实验。据说,“爱尔德里奇”号驱逐舰安装了“隐形发生器”。试验开始后,这艘驱逐舰便从人们的视野中和雷达屏幕上消失,就好像是完全消失在另一维空间,过了一会儿军舰才重新出现。
费城实验的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的统一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引力和电磁是相连、相通的,就像质量和能量通过质能公式联系起來一样。证明统一场理论是爱因斯坦一生最后的愿望,虽然他沒有最后建立统一场理论,但是费城实验的结果却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时间、空间、物质都是相互关联的。有件东西是整个宇宙所共有的……电磁能。
按照现有的物理学知识,哈奇森效应不可思议,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空虚”部分……空间,以及充斥其中的电磁能。哈奇森当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电磁的人,但是他的实验让人们把种种奇异事件的解释目光集中到了他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