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骂南光集团卖国,让李晟滚出华夏。
但南光好像是陷入了内部矛盾,对于坊间的传闻,没有拿出什么公关措施,任由谣言满天飞。
周四,南光集团才对事件发声,但含糊其辞。半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了很多,但明眼人能看出其实什么都没说。
周五的时候,又一家公司找到了李晟,提出希望能购买一批弗洛葛素和斯特彤。
面对这家公司的代表,李晟想表现的很沉稳,但给这家公司的代表一种急切的印象。
而恰恰是这一天,美国方面再次爆发新闻,说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代理商成立不到一年就面临银行逼债。一个据称刚从环太贸易辞职的高层隐晦地暗示,环太贸易已经进入破产申请流程。
而那个高层李晟恰恰见过,正是和威尔斯一起来谈判的其中一个人。另外一个是律师。
环太贸易突然收到南光集团发来询问双方之间合同履行可行性的传真。
威尔斯拿着这份函对几个合作伙伴笑着说:“看来李晟确实是上钩了。”
他们商量后,在对南光集团的回复中肯定地回答:合同将会履行。但“希望能稍稍延迟供货时间。”提出期限能延长两个月。并说明公司“在资金周转上出现一些麻烦。正在努力解决。如果顺利可以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履行合同。”
李晟让公司发函同意将供货时间延迟两个月。也就是环太贸易可以延迟两个月的期限去筹集货款。
在第二天,李晟显得急不可耐,在休息日和那家公司签订了几乎和环太贸易一样的合同。但违约金不是两倍,而是三倍。
而在第二周的周一,南光集团就收到合同金额的一半,两百亿美元。
南光集团马上开始筹备送第一批货物的时候。
另外一笔同样的金额也打入了南光集团的账户,这笔款子来自美国环太贸易。在和款项到来的同时,环太公布了和南光集团的合同,并且宣布得到了美国数个大财团的支持。
李晟面对环太发来的要求尽快发货的函,笑的很开怀。
不过他很快收起笑容,脸上一副冷凝。他叫来集团的营销部经理,让他和环太贸易商量,能不能按照他们上次说的那样延迟两个月发货。
环太变得非常强硬,要求南光必须要按照合同规定的三天时间内发出第一批货,也必须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供应完这批货。
李晟却让南光集团将第一批货物发出。并且逼催另外一家公司马上转入第二部分的货款。另外做出同时要给环太贸易发货的姿态。
因为两家公司在合同上都要求必须在第一批货物发出之后的一周之内将剩余的一半货款支付。他这翻作态,让外人看着,想要逼得两家公司因为后续资金不足而违约。
一周之内,价值超过两百亿美元的两种药物从临港口装船发出。同时南光集团突然宣布:接受华夏药品监督局和物价局的建议价,弗洛葛素建议市场价十万五千RMB,斯特彤市场建议价位每粒两百元。南光集团同时宣布两种药物的产能。
而这个产能,比之前市场估计的高出三倍。原来南光集团在西北、西南另外还有十二家工厂在生产这两种药物。
威尔斯接到这个消息,他先是一阵暴怒,嚷着要控告南光集团违约。但找来了律师,发现律师脸色不是很好。律师告诉他,李晟那样做并没有真的违约:“威尔斯先生,合同上规定虽然有规定南光集团不得将两种药物的代理价低于我们进货价的120%,但其中人力不可抗拒的条款上注明了如果受到政府干预价格,他们可以做出调整。”
威尔斯也想起了这一条,当初其实李晟提出这一条的时候,他还反对过,只是想到手下给他提供的李晟的性格分析,觉得李晟不可能愿意降价。而李晟和华夏其实有很大的牌面可以谈判。觉得作为让步,李晟也许会稍稍降价,而且会拿出他们签订的合同作为依据,让华夏官方不得不同意他们的定价。
可是现在,他发现那都是他自以为然。南光集团不仅将价格比到他们环太进货价低,在市场价方面更加是低的无法想象。他们进货价就是华夏规定市场价的三倍。以这样的价格,在南光集团货源充裕的的情况下,谁还会买他们的?从美国飞到华夏的机票也不过两千美元不到。如果他们不想亏本,也许美国人都会跑到华夏去就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