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楚琛的解释,段昆和胡勇都不禁是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段昆才回过神来,睁大了眼睛说道:“琛哥,你不会说笑吧,蛇怎么可能会有角,又不是蛟龙,再说蛟龙可是神话里面的东西,现实怎么可能存在?”
“昆仔,这到是你孤陋寡闻了,现在没有碧犀,不代表古代也没有碧犀啊!”
刘思哲笑呵呵的说道:“碧犀在我国历史上确有其物,在晋代至清代的历代史籍中都有所记载。但由于这些历史资料大都记载粗略不够详尽,难以构画出碧犀的真实面貌。”
“加之碧犀大约在清代之前就已绝迹,因此,关于碧犀的基本概念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换句话说,蛇角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楚。”
段昆一脸不信的说道:“你说的是神怪异志吧,权威的古籍上我怎么没看到有碧犀的记载?”
刘思哲没好气的说道:“什么神怪异志!你又看过多少古籍?郭璞在《山海经注》就说过:古都之蛇角,号曰碧犀。明确的说了,蛇角就是碧犀。”
“哈!你也说这是三海经,还说不是神怪异志!”段昆大笑道。
刘思哲说道:“好,咱们就不说三海经,宋代的洪皓在他的《松漠纪闻》中就写到:骨笃犀,犀不甚大,纹如象牙,带黄色 。作刀靶者,以为无价之宝也。”
“另外,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里也有碧犀的介绍:骨笃犀。碧犀也。色如淡碧玉,稍有黄色。其文理似角。扣之声清越如玉,磨刮嗅之有香。烧之不臭。最贵重,能消肿解痛。”
“还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蛇角》纲目也有相关的记载,说是:骨咄犀(亦作骨笃)碧犀,按陶九成耕录云:骨咄犀,大蛇之角也。当作蛊毒,谓其解蛊毒如犀角也。唐书有古都国亦产此,则骨咄又似古都之讹也。”
段昆嘀咕道:“也只有李时珍可以算权威,其他两个听都没听说过。”
刘思哲嗤笑道:“居然说洪皓和曹昭都不权威!就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还是回去查查字典再说这番话吧!”
段昆嘻嘻一笑,也不以为意,此时他最关心的还是碧犀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于是他又说道:“既然李时珍都说碧犀存在,不过我就纳闷了,这东西怎么到现在一点留传下来的实物都没有呢?就算是恐龙,也有化石的吧!”
“你这话到是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李时珍既然郑重的把碧犀记录在他的书里,可信性还是很高的。至于说是为什么没有多少碧犀的实物流传下来。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楚琛说道:“首先,我觉得这东西应该非常的罕见,所以才这么珍贵,也正是因为罕见。古籍中对它的记载才比较少。另外,本草纲目里记载碧犀可以消肿解毒,也就是说它一位药材。既然是药材,那么就会消耗。本来这东西就少。再加上消耗,留传下来的肯定凤毛麟角了。”
“这到也是!”
段昆点了点头。比较认同楚琛的解释:“不过,这东西既然这么珍贵,而且刘哥也说过,这东西制作成刀靶是无价之宝,那么,在古代肯定会有人把它当作陪葬品,这样的话,怎么会连实物都看不到呢?”
“这一点到确实很奇怪!”
楚琛皱了皱眉头,随后他突然想到一个细节,连忙拿起杯子放到鼻前闻了闻,发现从中确实散发出一股略带苦味的香味,而后笑道:“我想我可能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快说说!”刘思哲迫不及待的说道。
楚琛笑道:“碧犀会散发香味,这是有机物的一种特征,大家应该也知道,既然是有机物,那它就不容易保存,如果作为陪葬品,那就会腐烂,你们说在这种情况下,碧犀还能保存的下来吗?”
大家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接着段昆又问道:“既然碧犀是有机物,那这只杯子怎么从南宋保存到现在的啊?”
刘思哲笑着说道:“昆仔,你真够笨的,当然是代代相传了,你看杯子上这层厚厚的包浆,说明它经常被人把玩,可见原主人对这很爱惜,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从南宋保存到现在。”
“哦!唉!”
段昆点了点头,随后又想起了什么事,连忙说道:“我说,现在既然没有碧犀的实物,那怎么就证明这只杯子就是用碧犀做的呢?”
其实段昆也没什么恶意,他之所以一直不相信杯子是用碧犀制作的,也是因为他是无神论者,所以一条长角的大蛇,对他来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