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迭遭剧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大炸雷打下来。三妹就倒在地上,人事不醒,不知现在怎么样了,爹叫我赶快来赶姻伯和妹夫回去。”

    管上学:“你们找绥阳的郎中去抢救没有?”

    陈金山:“爹一面找人去绥阳请郎中,一面叫我来赶姻伯,姻伯是神医,有办法一些。”

    管世敦:“爹,你骑上我的马跟二哥先走,我到前面大河镇找熟人借匹马与妈一道赶来。二哥,你照顾一下我爹。”

    管上学骑上管世敦的白龙马,跟着陈金山往回跑,还没到绥阳天就黑了,只好找了火把赶到绥阳,找到杜会长,说他的儿媳妇出事了要赶回去,杜会长二话没说,立即叫四个伙计骑马前后为管郎中照明,由于有前后照明速度加快,一个多时辰便从绥阳斜向插到了陈家寨,管上学赶紧进屋,一看,陈金定躺在一块门板上,一动不动,管上学用手一摸脉,脉象全无,手冰凉冰凉的。他摇了摇头,拿出银针,在心窝附近连下六根保命针,毫无反映,他拔出银针,对陈家说:

    “亲家,人已气息脉象全无,你找几个女眷把金定抬进去,看他身上有什么没有?”

    亲家母和两个儿媳抬进去,脱下衣裳一看,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亲家母出来说道:

    “亲家,金定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管上学:“两位亲家,金定是遭了雷打,当时就去世了,你们准备料理后事吧。”

    当管世敦天亮时赶到,已停在中堂,管世敦上前拉着陈金定冰冷的手,连说:

    “金定,你怎么舍得离我而去,怎么舍得下四个儿女哟!”

    说罢大哭。

    正权、正玺知道自己没妈妈了,趴在妈妈的身上大哭,团团、圆圆太小,喊道“四婶起来吃早饭了!起来吃早饭了!”两个娃儿一用力,差点把陈金定拉下木板,其他的人赶忙抱开,把金定扶正。

    一会缝好的白布幔挂在金定头端,上学从休息处出来,用张白宣纸写了个大的隶书体“奠”字,金定的嫂子用线缝在上面,金定脚前已摆上香炉,燃着蜡烛,点着香,天刚辰时,做道场的道士来了,在屋中吹打念经,对金定亡灵进行超度。

    接着亲戚、乡亲皆来吊念,午时前办白喜事的班子来了,急忙垒灶烧锅备办午饭,很快,十几桌简单的饭菜弄出来了,吊念的人用上中饭,中饭刚过管上可、世臣一家也来了,世敦拿出二百两银票交给岳父办丧事。管世敦告诉岳父、岳母,在上坪村龙爪山管家买了大的墓地,他决定把金定葬回管家墓地,埋在爷爷后面。他岳父完全同意。接着装殓入棺,仍停灵中堂。

    七天道场做满,四个孩子披麻戴孝,和管世敦及金定的大哥、二哥的全家一起,送灵柩回到上坪村,葬入龙爪山墓地。修墓茔的石头已准备好,世敦委托三哥办好这件事。第二天与父亲管上学和母亲张春红带着四个孩子回重庆的家中了。

    回到青木关,见三嫂在鱼池便忙碌,他赶忙到鱼池边问是怎么回事。

    管世敦:“三嫂,你没有回江陵?”

    刘芳:“一言难尽。回屋去再说。”

    本来一家人说好了全回江陵给太爷爷祝寿,条件是,祝了寿,吃了寿宴第二天即买船票回重庆,说好是七月初十启程,七月十五赶到江陵,十六参加祝寿,祝寿后,十七即往回赶。这样两个孩子就同意了。七月初九住在朝天门酒楼自家的旅社里,船是辰时中开,按管世敦的要求买的是官船上等舱,刚到辰时,乘客已陆续登船,很快,管世厚一家快登船了,这时很远跑来一个人喊道:

    “大管事,请等一下。”

    刘芳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连忙喊世厚等一下。有人来了。

    原来是一个叫马天高的渔工,忙问:

    “马天高,出了什么事?”

    马天高:“昨天放的鱼苗,出现不进食,并且有的已开始死亡,大管事,你看怎么办?”

    刘芳:“世厚,看来只有你带孩子回去了,四弟又回绥阳去了。他把鱼塘交给我们。我不可能在出现病鱼情况下丢掉鱼塘不管,让大量鱼死去。这对不起四弟,也对不起爹妈,你说呢?”

    管世厚:“这是天意。老天爷不让你回江陵,只让我带孩子回去,好吧!你赶回青木关救鱼要紧。”

    管世厚带孩子上船了,临别刘芳又给每个孩子身上塞了张一百两的银票,便转身随马天高返回青木关鱼塘,治好了鱼病。

    刘芳:“已回去十多天了,应该是返回的时候。咿,怎么只看见二顶轿子转来?是那个留在绥阳啦?”

    管世敦:“三嫂,出大事了,金定永远不会回来了。”

    刘芳:“这时什么话?金定怎么啦?”

    管世敦:“定金走了。”

    刘芳:“金定走哪的去了?”

    管世敦:“她死了。”

    刘芳:“好端端的回去,怎么又死了呢?你快说。”

    管世敦把他们在桐梓看见绥阳那边下暴雨,二舅又追来报信,他们父子赶回,金定已死,是遭雷打死的,以及治丧经过说了一遍。

    刘芳:“四弟,不要难过,你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相信你能挺住的,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的。”

    管世敦:“谢谢三嫂,这件事还击不倒我。是的,像太阳永远会从东边升起那样,前景永远是光明的,我也会从悲痛中振作起来的,三嫂放心。”

    随即看了三嫂一眼,刘芳也带着一种若即若离的眼光看着他。

    时间过了几天,是该世厚父子三人返回的时候了。刘芳有些心神不宁的盼着,若十七回转,至迟二十七该到家了,二十八了,尚无他父子的踪影,刘芳有点慌了,怎么回事呢?

    管世敦:“三嫂,不要着急,或许他们在江陵要多耍几天呢。”

    七月三十,八月初一,仍不见踪影。

    八月初五的下午,弘仁堂的一个伙计在江边接一批药材,船还有一个时辰才到。这时,从湖广来的客船到了,这个伙计没事,就来看人家下船消磨时间。突然,看见正瑜、正瑾下船了,但后面并没有他爹世厚,大为奇怪,赶忙上前接着两个孩子,问道:

    “正瑜、正瑾,怎么就你两个,你爹呢?”

    正瑜:“叔叔,爹被水冲走了。”说完,哇的声哭了起来。

    伙计:“正瑜、正瑾别哭,到家了,到爷爷家了,我带你们回家。”

    这时候跟在孩子身后的一个人说道:

    “你是什么人?我是受秭归县知县大人所托,送这两个孩子回家的。”

    伙计:“我是他俩的爷爷开的弘仁堂大医馆的伙计,你也是奉公行事,不如跟我一道去弘仁堂你当面交给他爷爷,好不好?”

    来人:“行,当面交了人,我还要坐这船回去,弘仁堂远不远?”

    伙计:“不远,就在前面进城不远处。”

    一行很快来到弘仁堂,一见管上学,两个娃儿就扑过去。哭了起来,张春红听见娃儿的哭声,赶忙出来看是怎么回事,一见正瑜、正瑾回来了。忙把正瑾抱过来,说道:“幺姑,不哭,你爹怎么没见呢?”

    正瑾:“婆婆,爹被水冲走了。”

    管上学、张春红闻言大惊,忙问怎么回事。送娃儿的人说道:

    “管郎中、管夫人,是这样的,孩子一家坐的是民船,船不大。拉纤的人不太多,在素来有鬼门关之称的空岭滩时,船被江水冲翻了,人一下就落进江里,大概两个小孩轻,最先被冲下来,下面正有个老渔翁在打渔,见两个小孩冲下来了,连忙一网撒去,刚好把他们兄妹俩网上来。急忙划到岸边,把他俩救活。由于这里经常打烂船或翻船,于是秭归船邦专门成立个救助落水人员的打捞队,他们得知这个情况,立即派我去看,得知他们是去重庆,并告诉了弘仁堂管郎中的姓名,并说他们身上有钱,希望送他们回重庆。于是我就送过来了。现在两个孩子交给管郎中、管夫人。我的差事也完了,准备明天原船返回。”

    管上学:“非常感谢你送我的两个孙子回来(拿出一张一百两银票)这是给你买船票的路费。今晚就在朝天门酒楼吃住,那是我开的,等会伙计送你去。我明天要送孩子到他妈那里去,就不送你了。”

    那人告辞,伙计带他去了朝天门酒楼。

    管上学、张春红很奇怪,明明给了充足的路费,又一再叫坐官船上等舱返回,怎么会去坐民船呢?于是问正瑜:

    “正瑜,来,爷爷问你个事,你们为什么不坐官船呢?”

    正瑜说:“爷爷不准,太老爷也不准,说太贵了,有钱要留给他们用,我说,不用爹爹的钱,我们有钱,他们不相信我和妹妹有钱,给了我一巴掌,说细伢家家多什么嘴,我就不敢讲,后来爹爹只好带我们坐民船了。船到空岭滩,我害怕的很,上次来四川时,看见别人的船冲不上滩,翻了的。爹爹在床上躺着,我和妹妹站在门边看着拉纤的,突然船一歪,我和妹妹就落在水里,我在门边就紧紧拉着妹妹的手,爹在管家河教了我游水的,落水后,我游了几下,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醒来,就看见一个老爷爷,他说是他用渔网把我们两个网起来的。我忙问:我爹爹呢?老爷爷说他不晓得,只晓得满船就我和妹妹被救了,爹爹肯定被冲到那里去了。”

    安顿了两个孙子,管上学又赶到朝天门去问了送娃儿来的那位,娃儿爹爹的情况,那人说:“惨啦!一船人除了这两个小孩被救,其他人全死了,根据你孙子说的他爹是穿的湖蓝色长衫,后来死难的人在空岭滩下游全捞起来了,我去看了的,有一个穿的湖蓝色长衫的,中等个,我估计是娃儿的爹,不敢给娃儿说,怕他俩太伤心,现在郎中问了,我只能实言相告。这批死者都埋在义塚了。”

    管上学:“谢谢!”便告辞。

    第二天,管上学、张春红送两个孙子去青木关,一见只有两个娃儿回来,刘芳便知凶多吉少,忙问正瑜,正瑜说:“空岭滩船翻了,全落水了,我拉着妹妹,被水冲了好远,最后被打渔的老爷爷网起来,后来就被送回来了。”

    管上学叫刘芳到远处的地方讲了世厚已不在人世的情况,要她节哀顺变,刘芳闻之大哭。

    管上学:“刘芳,我们管家连遭变故,我们心中也非常难过,你是心明如镜,学问深厚的人,一切都有定数,人伦寿算、旦夕祸福,皆由天定。刘芳,这由天命注定的事,我们只能承受,在这种前提下顺天命尽人事,只能这样了,我相信你是能挺过这一关的。”

    管世敦知道这一消息,赶忙过来看刘芳,劝她节哀顺变,同样说道:“三嫂,太阳永远都会从东边升起,我们前途是光明的。”

    刘芳边擦眼泪边说道:“四弟,这本是我劝你的一句话,你又用来劝我来了。”

    管世敦:“这句话现在对我们两个都适用。”

    “我们两个”这四个字一下触动了张春红的神经,再看看他们两个,这是多么般配的一对,一个雄才大略,一个足智多谋,如结成一体,将会对管家的兴旺产生多么大的作用。于是说道:

    “世敦,刘芳,你们都遭家庭变故,心里都很难过,不如一道出去走走,散散心。”

    管上学:“自流井、临邛都是盛产井盐的地方,不如去川西这两个地方看看,学学,回来把盐井镇好好的兴办一下,改变目前高成本低收入的状况。”

    张春红:“现在世厚走了,刘芳是我的干女,世敦,你不要老是三嫂三嫂的喊,让刘芳听起难过,就互相喊名字就行,世敦,你要像对亲妹子一样爱护刘芳。”

    管世敦:“是的。我们去一趟川西看看,刘芳,你说呢?”

    刘芳:“听爹妈的。”

    十多天后,管上学回青木关管家院,找世敦、刘芳商量事情。

    管上学:“我想起一件事,前几天世衡到弘仁堂来说,他不善经营造船坊,想出手,仍回绥阳去种麻,造麻布,看我们要不要,如要,就送给我们经营。”

    刘芳:“我也发现大哥经营起来有些吃力,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当初我提出开造船坊时,是很看好它的前景的。”

    管世敦:“爹,我们干脆接手过来,大哥当年用银十万起本开干,我给他十五万两,这样,他对大爸也好交代了。刘芳,你说呢?”

    刘芳:“可以,让大哥解脱去干他喜欢干的事,他心情也愉快些。这样吧,我和世敦哥就从水路上川西,沿途看看人家的造船坊是怎么经营的,从临邛回成都后也顺便看看川西坝的农作情况,物种情况,和酒楼经营情况,看了自流井后再去隆昌和荣昌看麻布坊,看能否给大哥一点帮助。”

    管上学:“刘芳,根据目前的情况,你作我们的女儿,你不再是大管事,而是老板了,以世敦的雄略、你的智谋,世选的实干,正好组成我们管氏产业的管理班子,以便发扬光大。今晚,我就要宣布这件事。”

    刘芳:“现在管氏产业分作三大块,城里面的酒楼加以后做造船和船运这一块,青木关的农作水果、牛、羊、鱼养殖是一块,合州的种植、养鱼,养马、加盐业又是一块,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三大块应各设一个大管事,而每一块的每一项应设一名管事具体负责,这样就形成以身使臂,再如臂使指的格局,这样每一块有人管,每一项有人管,就有条不乱了。再根据每一项、每一块的业绩决定奖赏,这样每个人干的事与他的一年所得联系起来,他就会认真干,努力干,争取今年比去年干得好,明年比今年有提高,而不是每块与每块之间的对比。爹、妈、世敦哥,你们认为这样建立起管理体系如何?”

    管上学:“刘芳的建议非常好,实际上,通过这几年的具体干,管事、大管事的人选已基本定得下来了,世敦一直在掌握全面,心里应有个数,晚饭时,你先提出来,大家再斟酌一下就可以定了。这样就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年终考评,以定奖惩。”

    冰雪聪明的刘芳对爹爹的意图很明白,在世敦和他都丧偶的情况下,显然是希望他与世敦结合,让她成为掌家的媳妇,世选实际上已成为干具体事情的执行大总管而已,守成可以,创业不是不足,而是不行。

    经过晚饭后的磋商,形成了已管世敦为首,刘芳、管世选为副的管氏家业最高管理层,加上三大片区的大管事,以及各项具体事业的管事形成的管理体系,从此便有条不紊的管理着庞大的重庆管氏家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