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振兴川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时,进来一个女孩,高挑个,丹凤眼,鼻挺,小口,腮边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稚气中带着刚毅,眉宇间透着早慧,也背了一头小猪崽,手里提了一个印花布包。

    田莲群:“幺妹,你不跟妈走,背起猪儿跑到哪了去了?”

    幺妹:“妈,我没有跑到那的去,我看见路边有个书肆,心想,大清颁定律条,惩恶扬善,我要仔细阅读大清律,用律条说服江宁知县令,放我父亲,我不信他不依法办事,也不相信堂堂江宁府都是贪赃枉法之辈。”

    田莲群:“快见过管夫人和少夫人,我们正在谈你爹的事。”

    幺妹立即跪地:“幺妹见过管夫人和少夫人,祝管夫人吉祥,祝少夫人吉祥。”

    芙蓉:“幺妹起来,你说的对,大清颁布了律条,规范官绅百姓的行为,有事我们先看看律条,据法力争,会有好结果的。我和夫君正仕,在江宁经商几年,了解两江督抚江宁知府皆非贪赃枉法之辈,依法力争,你爹的事一定会得到公正处理的。”

    幺妹:“少夫人说的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是清官自然会还我父清白。妈,我准备即刻东下江宁,将父亲救回来。”

    刘芳:“幺妹有志气,也有主见,而且是个孝女。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幺妹:“夫人,少夫人,我叫欧阳东方,十六岁了。爹身陷囹圄已经一年了。至今没有结果,我无兄无弟,妈又拿不出办法,当然该做女儿的站出来为父辩冤。可妈就是不让我去,爹是屋里的顶梁柱,如果爹有个什么,我们这个家就完了,覆巢之下无完卵,此时我还不出来救父亲,还等谁来救?我豁出去了,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认了。”

    刘芳:“东方姑娘,其志可嘉。其孝之心感人,能否容我一试。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跟我是多年的朋友,江宁知府更是熟的不能再熟,如果你父是冤案,我敢担保在一个月以内放你父亲回来,如何?”

    东方:“我听夫人的,谢谢夫人援手,搭救我父。”

    说完通通通叨了三个头。便站了起来,又说道:“若夫人将我父亲救了回来,我愿与夫人为奴作婢都可以。”

    刘芳:“我们家没有奴婢。到是差一个儿媳妇,愿做我儿媳妇吗?”

    东方:“只要父母同意,我愿意随夫人而去!”

    田莲群:“夫人不嫌弃我们贫家小户,我们当然极为愿意,这事只有等他父亲回来后才定得下来,若他父亲能平安回来,后山我就作为女儿陪嫁送给夫人。”

    刘芳:“好,一言为定。”

    刘芳回船后立即给江宁知府写了封信,谈到了欧阳云鹏的案情和自己的疑点。请他立即责成江宁县从速处理。让欧阳云鹏早日回家。

    接到刘芳的信函以后,江宁知府立即调阅了欧阳云鹏的案卷。也发现了疑点重重,于是责成知县重新审理,江宁知府也派捕快进行暗查。很快查出死者患有晕眩病,当晚因饮酒过多系眩晕病发而死。江宁知府立即会同江宁知县同堂审理,死者家属也承死者有这个病,最后判欧阳云鹏无罪释放,当即出狱。

    管正玺受母之命,将欧阳云鹏接到趸船上住,第二天,给了他五十两银子为盘缠,让他免费乘管家的船回到阆中。

    江宁知府在欧阳云鹏出狱后,立即用八百里加急告诉了刘芳,刘芳马上请庄师爷转告田莲群母女,母女俩一听非常高兴。连说:“谢谢管夫人。”

    师爷说:“莲群,你们家攀上这门亲戚是八代祖宗修来的福,你准备嫁姑娘吧。”

    田莲群:“表叔,我们家境并不富裕,管夫人愿与我们结亲,又是为什么呢?”

    师爷:“莲群,你不了解管夫人,他们是有钱不嫌贫,有势不欺民,听管夫人说,他喜欢东方敢作敢为有主见,遵法守纪懂规矩,他说这很像他,可能就是这点吧。”

    田莲群:“表叔,管夫人说那阵结婚的事没有?”

    师爷:“莲群,这事都怪你,你自己说的,这事要等他爹回来才定得下来,既然定都没有定下来,那的谈得上婚嫁啰,如果这事黄了,都是你自己弄得。”

    田莲群:“我当时只想让他早点把他爹弄出来,就没考虑这么多了。”

    师爷:“莲群,你不想想,东方成了他的儿媳妇他还不尽力吗?出来那只是迟早的事情,你却以此作为许配女儿的条件,这就显出你的小家子气。是我啊,当时就叫东方叩头认妈,他一答应就铁板钉钉子的事了。”

    莲群:“表叔,这都是我考虑不周,东方的婚事一定要请表叔玉成。”

    师爷:“我作为东方侄孙女的表叔公,一定玉成这件事,东方进入管家我脸上也有光呀!好了,我不坐了,早点去给管夫人复命,催他早点把婚事办了。”

    田莲群:“那就多谢表叔了。”

    这天上午,刘芳从他坐船到位于阆中城中心十字街左侧保宁府大堂,刘芳进来后,知府杨凌森即说道:“刘大人,我正准备找个衙役带你们看看城里面。”

    刘芳:“要得,谢谢杨大人。”

    阆中城商业荟萃之地在南半部,南半部之西南为治城,集中了川北道、保宁府,川北镇总兵以及阆中县等治地,城小官多,因此府城东边、北边、皆是商业荟萃之地,有三个十字路口,商铺主要集中在十字路口周围一带,大约不到三百家。看来明末清初的战乱给阆中带来的创伤远远没有平复,从其残垣破屋大量存在,有的偏一点的街也只有几户人家。

    刘芳:“芙蓉。建房、整修容易,难就难在谁来住着经商,也就是商户移民。这个问题不解决,阆中的复兴是不可能的。”

    芙蓉:“妈。我觉得我们不能一下全铺开,先修整主干街道,十字路往外延,,修好一批,招住一批,逐步向江边推进,反正房子已是我们的了。”

    刘芳:“对的,我们先集中力量把川北锦官城建起来。几千亩地中拿千多亩地建作坊,几百亩地建住房。”

    刘芳、芙蓉在衙役带领下看了三个十字路口,刘芳让芙蓉做了记录,从哪里到哪里要进行整修。

    看完了,打发走了带路的衙役,母女回到坐船上进行商谈。

    芙蓉:“妈,三个十字路口共十二条街,真正有店铺,有人群在从事买卖的地方并没有多长,就是十字路口附近一段而已。”

    刘芳:“我已注意到这个情况。承平已十几年了。恢复尚且如此,要想达到昔日的鼎盛,看来还早的很,完全没有必要像你爹当年装修重庆城街道一样全城一起翻修,这里只能一步步地走。”

    芙蓉:“妈说的对,装修好,几年都卖不出去,房子又会变旧、变坏。与其那样;不如我们只装修一部分,等卖了或租了。再装其他房子。但先装那里只有妈才拿得准。”

    刘芳:“固然不能装修得太多。但也不能装修的太少。杨大人对我们寄予厚望的,我想三个十字路口十二条街。每条都在现有商铺基础上延长一倍,其中除极个别为住家外,绝大多数是空着的。我们把这些房子买了。再修缮的焕然一新后出卖,也是有很大的赚头的。”

    芙蓉:“如果是这样,我们可将修缮街道与修建川北锦官城同时进行,充其量用上半年时间便可完工了。”

    刘芳:“芙蓉,明天你带二个侍卫对这十二段街面做个详细的观察和核对,看无主的有多少家?有主的有多少家?房子较好较完整的有多少家?比较差的房子有多少家?带院子的有多少家?了解清楚了,我们才好对知府杨大人谈买房的事。我到丝织坊那边去看看厂房怎么建。”

    芙蓉:“要得。妈,我明天多带几个人去,了解得清楚一些,尤其是哪些住着人的房子。”

    刘芳:“对住着人的房子,愿让给我们的,我们给予足够的补偿,不愿的绝不勉强。同时,在十字街店铺中有空房的做个了解,我仿佛记得有,而且还有一定数量。”

    芙蓉:“妈,我记着了。”

    第二天,芙蓉带了六个侍卫去阆中城里,刘芳带了四个侍卫去东山嘴,先到丝织坊叫上账房师白君雅和负责丝织坊技术的魏银山,绕到丝织坊的后面仔细察看,又宽又深,约七八千亩,其中属于东山山坡的有四千亩,剩下的三千多亩虽不是陡山,但并非平地,也有一定的坡度,分成自然的三级,中间一级最宽,约一千五六百亩,相对平缓一些。账房师白君雅和魏银山都认为把新作坊建在中间这一级最好,而且对作坊内部的布置皆提出了建议,缫丝和纺丝靠左边一半,织造与染坊靠右边一半,中间库房区兼管理用房。而且根据各部分用房的比例,划分了具体的位置。刘芳当即命侍卫用石灰标出。他们建议新旧丝织坊之间这一级台地建匠人的住房及其他生活设施。空出南边一级,作发展用地。也一一用石灰标出范围,这样旧作坊新作坊就连城一个大的整体,川北锦官城的轮廓就出来了,因为它是台形,一台比一台高,更显出气势来。刘芳自己也用纸勾画了图形。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开工了。

    当晚回到船上,芙蓉已经回来了。

    芙蓉:“妈,新丝织坊的地看好了?”

    刘芳:“不仅看好,而且坊内各种用房的位置都标好,因为它是逐级升高,建成后定比川西锦官城有气势,这是我画的图。”

    说着递过了图,芙蓉接过一看,惊呼道:

    “呀!旧作坊,匠人住房,新作坊,逐级抬升,再用围墙一围,川北锦官城便展现出来了。难怪妈说这块地值二万,在杨茂林这些人手头分文不值,在妈的大手笔之下,就成了黄金宝地。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呀!”

    刘芳:“高粱粑,自己夸,娘夸女,女夸妈,不害羞!说说你今天的情况吧!”

    芙蓉:“妈,我今天带了六个人,两个人一个十字路口,逐一调查,情况很满意。南十字路口。看了一百一十二家,这靠近治城,商家多,这一百一十二家中,有一百零三家是无主的,有三家有主人,但在外地,还有九家住着很少的人,问了,皆愿意卖。中间十字路口。也是最大的十字路口,我看了一百三十五家其中一百三十家都没有主人了,里面有两座带大院子的,我十分看得上,两座相连,各有五个门面,我想,一个我们自己经营丝织坊的产品,一个叫正凤姐姐俩口来此经营药材。这阆中的产业就交凤姐管着。妈,我这个想法如何?”

    刘芳:“芙蓉。你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我为什么一再强调阆中可建药材市场交易中心,就是考虑到想把凤儿小两口安排到这儿来。管我们管家的产业。只要配备好管事,她管起来就不难。”

    芙蓉:“妈,东方他妈识文断字,估计能写会算,可请她担任我们丝织商铺的管事,协助凤姐姐,她是女的,又是长辈,还是姻伯,关系更好相处。”

    刘芳:“芙蓉,你考虑事情越来越周到了,就这么办,以后川北锦官城的产品零卖和小宗批发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芙蓉:“北十字路口,相对店铺要少一些,我只看了八十八家,都是空着的,其中有一家看来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一所大院子,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样样俱全,是一个居住的好地方,妈,我想把它建成我们的川北居所,让凤姐姐他们住这儿,他那个院子就作药材库房。只是这座房子还有人照看,原主人托他处理。”

    刘芳:“他喊多少价?”

    芙蓉:“二百两,有点贵。”

    刘芳:“芙蓉,明天妈跟你一道去看,然后找杨大人谈买空房整修街道的事,并约见木工帮帮主,谈几处修建问题。我还想沿重庆和川西的作法,请允许我将无主的果树移栽到东山,建立果园。”

    芙蓉:“锦官城周围也栽些果树,让川北锦官城也掩映在绿树丛中。妈,保宁府辖县很多,有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通江、南江、巴州和剑州,七县二州,东山才多大?前后山一共才万把亩,可能远远不够移栽,不如把阆中城北面的蟠龙山买过来,全载上果树,有多的再栽东山,这样规模就大了。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好?”

    刘芳:“先让杨知府大人同意移树,然后再派人摸一下底,如果估计东山不够再提出买蟠龙山,这样我们主动一些。”

    芙蓉:“还是妈考虑的周到,我要跟妈学的太多了。”

    翌日,刘芳、芙蓉、带着十个护兵,首先去到北十字街那个旧园。

    一进去便花香扑鼻,留守的一个老头说道:“这个姑娘昨天来过的,今天带你大人来看啦?”

    芙蓉:“老爷爷,是的,这是我妈,买园子的事我们年轻人哪的做的了主?所以请我妈来看看。”

    老头:“夫人,昨天你姑娘问我这园子卖不卖?我说要卖,只是贵得点,你怕做不了主,果然今天夫人亲自来了,你们先四下看看,是否物有所值。”

    整个园子占地约二十亩,在盘龙山余脉尖端上,故比外面街面上逐级升高。北面正房七间在坡上,三层,中间三间让还有一层望楼,左右厢房很长,分三级,每级皆二层三间,从二级厢房起,中间有三亩大的长水池。两厢前有走廊直通正房,正屋前面有一水阁,水池中央有一凉亭,左右厢房有一平桥通经凉亭。水塘南四丈外有一照壁,照壁南即为五间二层的楼,底楼中间即为园子大门。第三级厢房正好接着南楼两端,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环池柳树婆娑、桃李芬芳,看得出来主人原是一个富有而人多的大家庭。只是房子太多,刘芳问道:“大叔,这房子是你们家的吗?怎么卖法?”

    老者:“夫人,这房不是我的,是亲戚的,他们喊价二百两,你觉得值不值?”

    刘芳:“大叔,看来你觉得很值二百两啰!这要看拿来做什么用,拿来做仓库,这么多房子肯定值;但是拿来住家,就未必值,因为一个正房加一级厢房就足够。其余二级厢房就是多余的,还要花钱请人来拆掉,就未必值了。大叔守了好几年了吧?”

    老者:“十几年了。”

    刘芳:“十几年都没卖掉,就是我刚才说的,如果你家主人不让点,可能你还要在此再守十几年。大叔,这房子是一口价吗?”

    老者:“可以少点,少三十两,一百七十两。”

    刘芳:“我只出一百五十两,留二十两用来拆房子、买树子。所以我仍然花一百七十两。”

    老者:“夫人,你很会算账,我说不过你,就一百五十两卖给你。”

    刘芳:“大叔,你做的了主吗?万一主人不同意怎么办?”

    老者:“这就是我的房子,我当然做的了主,几个儿子都到下江去了,我也老了,老伴也死了,只有去依靠儿子了。”

    刘芳当即拿出一百五十两,写好一式两份买卖契约,双方签字盖章,完成院子买卖。

    刘芳:“大叔,你仍可住在这里,直到你离开为止。”

    老者:“我在北十字街还有房子,我根本没有住这里,我估计这个姑娘今天一定会喊你来,所以我在这等你。”

    刘芳:“大叔,这就是缘份,请问大叔,你准备去哪里?”

    老者:“夫人,我的儿子,芜湖、安庆、江宁都有,我准备去江宁看看再说。”

    说着拿出一大串钥匙,将房门一一打开,房里面家具齐全,还六七成新,刘芳又拿出五十两说道:

    “大叔,这些家具留给我,我却之不恭,这五十两是我送给你去江宁路上花销的,另外我给你写封信,让你免费坐船直到江宁,算是与大叔相识一场。”

    老者:“这船运公司是管家开的,你们姓管?”

    刘芳:“是的,我夫君姓管。”

    老者:“那我就多谢夫人了。”

    老者走后,刘芳留六个侍卫把房间全打开,透透气,把地面打扫一下。

    刘芳与芙蓉到正房四楼望楼上一看,阆中全城皆收眼底,嘉陵江上的行船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原来阆中城也是呈几个台阶,三个十字路口皆在台的中央。而这个院落又是第三台最北高地上,当然是全城最高处,风水最好的地方。

    从楼上下来到街上,从北十字路口看起。对芙蓉定的需要装修的三百多间房子刘芳认为都可以,特别看中了中十字街那两个长五间院落,刘芳评价很好,对几家有主的也初步进行了接触,其报价也不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