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章 大业东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正仕:“我估计妈很快就到上海了,我们把两种方案都给她说,看她的意见怎么样,最后听妈的。”

    芙蓉:“正仕,这里隔松江城有三十多里,只是交通可借黄埔江之便,松江作为棉纺织中心仅两个厂是不行的,不如我们再去松江仔细考察整个棉纺织情况。”

    两人花了一个时辰,走到松江县,结果发现松江城并不大,他们走进一个棉布庄打听松江棉布的织造厂在什么地方,老板告诉他,东门外有座长生桥,过桥便是一片厂房,织工、纺工皆在桥上等雇主。他们到东门外一看,一大片院落,家家户户有机杼之声,规模都很小,几十张织机的都凤毛麟角了,松江城里有个棉布街,还很热闹,买卖也很兴旺,但规模都很小,他俩很奇怪,不是民谚有买不尽的松江布嘛,问路旁有一位看似很有学问的老者,老者说:

    “年轻人,那是前朝万历年间鼎盛时的说法,并不是现在,现在棉纺织业到处都有,哪的才只松江呢?”

    两个人方才明白,自己闹了个刻舟求剑的笑话。

    两天后刘芳等一行到达上海,正仕与芙蓉各自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刘芳认为天下现在主要穿棉,为把棉纺织业做大,只搬弘利厂来上海,现在趁上海修厂房的时间,在我们老长工第三代中招收一千五百学徒,作扩大一倍的打算,要求半年学会。

    芙蓉:“妈。真是大手笔,原来这两个厂便已居大清棉纺织业的牛耳,现在又扩大一倍,我们管家作为大清棉纺织业的龙头老大是确定无疑了。”

    刘芳:“现在我们新建的都往吴淞江北岸发展。在洋货大楼的西侧建纺织品大楼,再往西为弘利棉纺织厂,城里土地有限,只能将各交易坊建成阁楼式,立在江边又壮观又便于管理,芙蓉,你按纺纱楼、织步楼、染步楼、库房兼管理人员办公设一楼,四座楼后为住房院落,再用围墙一围的安排。先进行细部设计。”

    芙蓉:“妈,松江那边,烧的烧,坏的坏,我建议重修过,那地方两厂合并加中间的空地,有一千五百亩,呈长方形,为了有利观瞻,我准也仿上海。面对黄浦江而建,也是阁楼式,同时为了以后的发展,准备装工作楼建大些高些,按纺纱楼,织布楼、染布楼、库房及成品展示楼,新工艺实验及管理人员办公楼等五栋大楼从东到西排在江边,其后为七栋工匠住宅楼,高七层。也留有余地。只其中中间的第四栋一二三栋为便民商店,四楼为餐馆。五楼为大管事和管事住,第六楼的客房,第七楼为我们管家的住房。再上还有两间五层的望楼。四周为一圈围墙,大门开在南边正中,有门房和门卫人员,这样既安全,又便于管理,我和正仕在松江单独招标兴建。”

    刘芳说:“可以!”

    随即芙蓉开始对弘利棉纺织厂按新的理念进行设计,初搞完成后,经刘芳审定修改,便定下来了,接着又设计弘顺棉纺织厂,初稿出来后,经刘芳修订,也定稿,交正仕拿去松江。

    方案定下来立即请来木工邦魏帮主,告诉他进行二楼三楼皆要以纺织操作,因此强调楼层的牢实,商讨结果,三栋做坊楼每栋千两,纺织品交易大楼兼库房五层一千二百两,住房为四合院式六楼一底,一家一套,共一千五百套,一套五两共七千五百两,共一万七千两,成交,要求年底交房,正仕在松江也以八千两招工开建。

    第一一零回以木克火

    崇仲与明月在管世敦带领下会见了米帮易帮主,声称他们有大量稻谷,想从事谷米交易特来向帮主请教。

    易帮主:“管大人开发三省,拥有大量谷物是肯定的,汉口是全国谷物的交易中心,交易量非常大,非常欢迎管大人进入稻谷交易领域,其法很简单,你要有一个存放谷物的地方,你的谷物种类和数量,由帮内安排和销售,每交易成功一笔便百份抽一,缴入帮中。”

    管世敦:“行!由于我们出售量大,我将在汉口择地建大的粮仓,在这以前,我们先放在粮船上,卖家可上粮船看货交易。”

    易帮主:“可以,管大人,其实现在多是这种方式,只是粮要用袋装,便于搬运。”

    管世敦:“易帮主,这种交易与我们平常卖给粮贩子增加得了多大利润?”

    易帮主:“至少多一成。”

    管世敦:“易帮主,入帮是否要交帮费?”

    易帮主:“是的,先交一百两入帮费。”

    明月立即掏出百两银子,易帮主接过后,拿了张表格,管世敦让崇仲签上名字后,便告辞出来。

    又到了木材帮,情况都一样,同样交了帮费,填了表格。

    第二天管世敦与大嫂龙凤返回重庆去了。

    一天明月在麒麟楼处理事情,突然碰见过去曾祖父下属的一位姓杜的军官,退伍后一直在武汉跑生意,对武汉一带很熟,于是明月把他请到自己二楼的客厅喝茶,向他打听武汉附近有没比较高的山,而且林木茂密,他准备为大家建避暑山庄。

    明月:“杜叔叔,你是武汉通,可能知道哪里最合适。”

    杜叔:“武汉周围高山真不多,高又树木茂密的山更不多,让我想想,你看汉西三岭不知适不适合,我从远处看,很高,黑压压的树林,下面是大湖环绕,其一叫快活岭,其二叫蔡家岭,其三叫郭徐岭,明月姑娘,适不适合建避暑山庄,恐怕要你去看了才知道。就在汉阳县,从武昌过去,骑马两个时辰就到了。”

    明月:“谢谢杜叔。听说我们武汉北边有个肉牛交易中心,杜叔知道在哪里不?”

    杜叔:“这我知道,是在北边的黄陂县,牛栏山附近一个大镇。可能也叫牛栏镇。”

    明月:“谢谢杜叔,你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了。”

    杜叔:“明月姑娘,听说你成了天下首富管家的媳妇?”

    明月:“是的,杜叔,是太爷爷选的,目前武汉三镇的产业归我和夫君崇仲掌管,杜叔今天就在这里吃中饭。”

    杜叔:“那就却之不恭了。”

    第二天,明月、崇仲带着五名侍卫驰出汉阳,问明路径。一个时辰便到了,北距汉阳城才五十里,在汉阳东西湖的东湖,快活岭在东湖北岸,山岭开阔,寻着一条上山小道,进入山中,一阵凉风袭来,大家爬到山顶,周围一看二十多个山堡环列四周。大家沿着下山的路几十步梯子便走到小山堡群上,一个个宽宽平平,最适合建避暑山庄。

    大家下山,问了蔡家岭的位置,在东湖西岸一个半岛形中间,一条小路直上山岭,此处顶上却是一片平平的约几百亩林海,建上千栋小洋楼都没有问题。

    郭徐岭在南边,是伸入湖中的一个长长的半岛。两个主峰各据东西。东面叫郭岭,西面叫徐岭。两岭之间有个长三里,宽二百步的平面,皆有茂密的松柏覆盖。

    他们对每个山岭皆画了草图。估计地亩总达二万亩左右。

    回来后,对图做了整理,分析能用的地方,修建五千栋别墅没有问题。

    第二天找到汉阳知府樊大人。

    明月:“樊大人,热天过的愉快吗?”

    樊大人:“明月,我人胖,最怕过热天,能愉快吗?哼,你明知故问,定有名堂,给我从实讲来,找我有什么要事?”

    明月:“武汉号称火炉,哪的都热,不知樊大人有何良策,解决官绅百姓清凉过夏的问题?”

    樊大人:“老天爷要让大家受热,我有什么办法,我又不是玉皇大帝。”

    明月:“樊大人,小女子想出了办法,不知大人想不想听?”

    樊大人:“你有办法?你太爷爷贵为湖广总督都拿不出办法,你还拿得出办法?”

    明月:“我准备选择清凉的地方为大家建避暑山庄,地方我都选好了,但要樊大人支持。”

    樊大人:“皇上热天都要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你能为武汉官绅百姓建避暑山庄?说来听听。”

    明月:“我在汉阳县东西湖的边上找到三个高高的树林茂密的山头,里面凉气袭人,适宜建各种类型的避暑山庄,卖给官绅百姓避暑,其中选一栋最好的送给大人,而且这三座山头空无一人,属无主空地,想请樊大人卖给我,樊大人一定要玉成此事。”

    樊大人:“具体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

    明月:“人称汉西三岭,分别叫快活岭、蔡家岭、郭徐岭。”

    樊大人:“你需要多少亩?”

    明月:“我只需要这三个山头,约一万亩或者一万二千亩。”

    樊大人:“行,这三个山头全给你,一万亩,给五千两就行。”

    明月当即拿出七千两,说:“多的是大人的辛苦费。”

    并把她画的草图递给樊大人。

    明月:“樊大人,我干脆给你建一个大一些的楼房,你夏天到那儿去处理公务,他就在汉阳县你鼻子下面。”

    樊大人:“这倒是个好主意,明年夏天建得好不?”

    明月:“保证建好!”

    这件事办好后,明月又与崇仲直奔黄陂牛栏镇,这里的确是个大镇,牲口邦的办事地也设在这里,问了入帮的规矩也大概差不多,明月交了一百两入帮费,崇仲填了姓名,帮主秦仲明说道:“管少爷加入牲口帮,莫非也要贩卖牲口?”

    崇仲:“我们管家在各处养了将近二十万头牛,当然想入帮卖牛,还要请秦帮主多得关照。”

    秦帮主:“管少爷,有存放牛的地方吗?因为这里经营牛都是一次成千上万头成交,成交前需有个存放的地方。”

    崇仲:“秦帮主说的很及时,我们虽然在武汉三镇置有产业。却没有在此养过牛,一时哪的找的到地方?”

    秦帮主:“正好有个地方,离此五里就是牛栏山,里面有三块专门存放牛的地方。最大一块有五万亩,存放几万头都没有问题。”

    明月:“难道没有主人吗?”

    秦帮主:“有,最大那块的主人在一次为争卖一群牛与人发生争执,失手打死人,负案在逃,这块地被官府没收,尚未处理,凭令祖父祖母的身份,你找黄陂知县估计捷足先登是没有问题的。”

    明月:“湖广总督是我的五爷爷。想必他会买账。”

    秦帮主:“管少爷,兵贵神速,宜早不宜迟,捷足先登,此去县城二十里,一个时辰便到了。”

    一个时辰,崇仲与明月坐在黄陂县的大堂了,知县韩大人曾任过总督府的书办,与明月也熟。

    明月:“韩大人,我代表太爷爷向你问好。我们都是熟人,我们管家在各地养了几十万头牛,将在全大清肉牛交易中心出售,但缺一块大的存放地,最近听说韩大人没收了在逃犯人一块牧地,如没处理,我们想买下作为存放地。”

    崇仲:“来以前我去找总督我五爷爷批地,他说,肉牛交易中心在黄陂。你找韩大人帮个忙就行。所以我夫妇就来麻烦韩大人,真不好意思。”

    韩大人:“你们消息很快嘛。这块地约五万亩,原是荒地,就给一万两吧。本不该收你们的钱,为掩人耳目,你们用起来又理直气壮,所以出此下策。”

    明月当即掏出一万两千两递给韩大人,说道:“多的是给韩大人的辛苦费。”

    当即出具了收据和使用的证明。

    从此,管家又多了条生财之道,请李帮主帮买黔牛到嘉陵江和沱江四大养牛场催肥,又运到牛栏山存起销售,秦帮主的牛也寄放在管家牛栏山的牧地,常优先安排管家的牛,除去成本,每年管家只此一项就要赚几十万两,同时,管家的谷物包括绥阳来的谷物在汉口销售,每年也要赚上千万两银子。

    管世敦与龙凤转回重庆,首先安排正权招长工后代一千五百人去上海学棉纺织。仍是父母在崇明岛垦殖的优先,正逢龙鳞接掌家业不久,很想大干一番,很容易接受了把生意做到大清药材中心去的建议,经商量管龙两家合伙经营,龙家加派人手在云贵川藏及甘青陕大肆收购药材,管家在大清药材交易中心扬州,建起自己的药材交易大楼,陈列、储藏、销售自己收购的药材,由于有管家为后盾,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南洋和朝鲜、日本也采用中药和汉医,他们大量从龙兴药业购买药材,龙鳞几次东来查看药材商城,非常高兴,龙凤说:

    “哥,跟着我们管家干,绝对没错,人家才是干大事的人,刘芳经常有商船队到南洋经营买卖,刘芳建议在新加坡设点,建立我们药材销售中心,定能赚大钱。哥,您干脆把龙兴药业的总店开在扬州的药材交易大楼,重庆的小打小闹交给晚辈去搞,你坐镇扬州,指挥全局。”

    龙鳞听从妹妹龙凤劝告,将总店移到扬州,从事大宗交易,结果赚得盆满钵满,简直与重庆时期不能同日而语。

    管世敦找到欧阳云鹏,提出做大木材生意,合伙经营,管家出资二十万两,在云、贵、川、臧大量收购木材经长江出川,除武汉交易中心,在江宁也通过木材帮大肆售卖木材,从而使利润成十倍的增长,欧阳家和管家都年年大赚。

    龙凤带着一千五百年轻人回到上海后,她将这一千五百年轻人一处一半安排在两座棉纺织厂当学徒了,世敦安排她抓棉纺织厂几大楼房的修建,由于有时间要求,秦帮主调了几十个队同时施工,在四月底,全部完成。

    世敦下令弘利棉纺织厂立即进行拆卸机具,装箱、起运,调来几十只船,第二天辰时便进入苏州河,按事先计划的进入自己的楼层,和自己的住房,连夜进行安装,第二天便装好,第三、四进行试运行,一切正常。第五天正好五月初五端午节,弘利棉纺织厂正式开业,总督张大人与上海巡抚蒋大人皆出席,中午在黄埔江边峨眉酒家设宴招待全体匠师,在顶楼贵宾间,管世敦、刘芳、龙凤陪同张大人、蒋大人用餐。

    张大人:“我每来一次,都有新的看头,原来只是黄浦江边高楼成排,现在苏州河边也高楼成排,看了你们的纺织品展销大楼,很为精美的产品折服,棉、麻、丝纺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使我很有感触。”

    刘芳:“张大人,我们正准备在棉纺织厂之西建糖、酒类专营大楼,我们的洋货大楼专门用来展销西国洋货,与名品汇商城媲美,成了我们管氏商务的两大亮点,生意兴隆,我们设在武汉的商务学校,仍不断的培养商务人才,所以我们可以不断建商城而不担心无人经营。”

    管世敦:“我们在长途贩运上从事了木材、药材、谷物、肉牛等项,一改过去不从事贩运的不足,我们过去在琼州水果,湖北水产上注意了京师的供应,满足了京师的需要。”

    张大人:“怎么没见正仕、芙蓉这小两口?”

    刘芳:“他们两口回武汉去了,孙子孙媳找了汉西三岭,建大型避暑山庄,没有经验,我让他带着图纸,回去帮忙去了,他们有个新的想法,将在汉西三岭营建几套院落式别墅做几大衙门的避暑办公别墅,反正就是汉阳境内一个时辰的路,这样大人们就可像寻常百姓可以边避暑边办公了。大人也是人,也耐不住酷暑,我将立即指示正宦,看能否在钟山或秦淮河边为大人建避暑办公别墅,今后大人们夏天就好过了。”

    张大人:“谢谢两位大人。”

    弘顺棉纺织厂,趁弘利厂迁走立即按计划进行修建,由于地处长江之地,要嘛厂被烧,要嘛原先就空着,于是请木工邦赶修厂房,因系楼体作坊,木工邦先用楠木为柱头和梁架,在四个月修好,并将主要的织、纺设备进行更新,很快调试好便开始施工,匠人们暂住工作坊内,立即空专修七栋住宿楼,亦是四个月修好,大门和围墙最先排的,所以八个月弘顺棉纺织厂便建成了,进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四个月的学习,七百五十名学徒也能自己操作了,开工典礼在张总督主持下,隆重举行,最后他站在望楼上观看全厂,张总督无限感慨,管家得地,国家得利,千真万确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