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乡在几百公里开外的金平县,属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之一。
因为附近多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而导致经济、教育的落后,贫困人口众多。
友挚所在的公司每年都会通过希望工程向其捐赠大量衣物与生活用品。
年初的时候,公司更出资给当地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如今已经落成,公司派出多位代表连同媒体朋友共同前往大茂乡进行助学活动。
友挚便是其中之一。
天刚蒙蒙亮,他们一行几人,两辆商务车,一前一后驶出公司停车场。
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赶在下午两点前到达金平县荔石镇,大茂乡的老葛支书带着几位村民远远等在路口。
接下来又走了近2小时的山路,因为大茂乡至今仍未通公路,进出村只有一条土路,车辆不便通行,大家只好将车停在附近,然后徒步进村,由老葛在前面带路。
这次参加活动,友挚他们还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书本和文具,用纸箱装了满满几大箱。
得亏老葛他们有手推的板车,这个时候刚好派上用场。
天阴沉沉的,眼看就要有一场大雨落下,老葛不停的催促大家加快脚步。
终于在落雨前,大家赶到了村庄。
个个都人困马乏,像霜打的茄子。
到大茂乡的第一顿饭是在老葛家吃的。
老葛媳妇早早就给备下了手擀面,只待客人一到,立马下锅。
老葛家的条件在村里还算好的,外面一层土坯院墙围着,里头两间青砖大瓦房,一间土坯房。院墙下堆着柴火垛,靠西角还有一个石磨盘,磨盘后面是用大石垒就的猪圈,圈里有一头等待下崽的老母猪。
面做好端上来的时候,大家早已经饥肠辘辘。
这顿饭极简单,连油星都没有,只在面上浅浅铺了一层用土豆、西红柿做的素臊子,可大伙还是吃完了。
不为别的,就冲当地的生活条件,他们也不能浪费了粮食,看似简朴的不能再简朴的一顿饭,或许就是老葛一家至少半月的口粮。
直到吃完饭,大雨仍未有停歇的迹象。
此时不过才下午五点不到,可天色已经黑下来。
大伙商量了下,决定等明天白天再去学校那边看望孩子们。
晚上的住宿却成了大问题。
原本来时在县里已经订好了房间,可是现在雨势这样大,山路崎岖,他们一行人想乘车返回县里那是肯定行不通的。
最后,还是老葛提出,让大家分住到村民家,暂时将就一晚,等明天雨停了,再走也不迟。
为了安全着想,友挚他们无人反对。
经过分配,友挚和小油菜拎着行李来到了村东头一户姓胡的人家。
说是人家,却连正经院墙都没有,只三间土坯房孤零零立在院子正中。
门前种着几棵茄苳,树干上拴着绳子,平时用来晾晒衣物。
屋檐下挂着些零碎物件,一只杂毛小土狗正蜷在墙角打着盹,见有陌生人到访,“汪汪”叫了两声,显得有气无力似的。
主人家听见声响,终于揭开门帘走出来。
那是一个瘦小干瘪的老太太,头发灰白而干枯,在脑后扎了一个髻,身上一件洗得褪了色的旧袄子,胳膊肘的地方还打了一个补丁。
渐渐地,友挚终于看出不对来。
老太太的两只眼睛浑浊无光,走路时一面摸索一面往前,人还驼背的厉害。
腿边亦步亦趋跟着一大一小两个萝卜头。
大的是个女孩,七八岁的样子。小的是个男孩,三四岁的样子。
两个孩子都怯生生的跟在老太太身后,时不时盯着友挚和小油菜,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
很快被迎进屋。
屋里空荡荡,也没几件象样的家具。
她们在一张缺了角的长条凳上坐下,老太太喊小孙女去倒水。
没一会,那孩子捧着两个豁口的土瓷碗出来,步子走得倒是很稳,将碗交到友挚和小油菜手里的时候,一滴水也没洒出来。
倒完水,小姑娘就去角落抱起弟弟放到腿上坐着,然后姐弟两个一块儿静静瞧着大人说话。
通过交谈,友挚发现一个问题,老太太说的是当地方言,她们根本听不明白。
终于在几轮鸡同鸭讲之后,老太太的小孙女胡央开口了。
小胡央用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