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七章 建文帝,走出皇宫之后的谜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来到了塔木陀,他们的目的就是把石棺葬入瑶池让柳生仓井复活。

    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知石棺到底有没有葬进塔木陀!

    我一直以为事情就是这样的,但当我看到那根金条的时候我的世界观就被颠覆了,因为在朱标之后神武天佐军之前,还有人来过塔木陀,那个人就是历史上非常可怜的一个皇帝,也是一个晚年行踪不知去向的皇帝。

    他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

    朱元璋临死之前并没有把皇位传给了他的众多儿子中的一个,而是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就是朱标的儿子,由此可以想象朱元璋到底有多么喜欢朱标了,用我的话拉解释朱元璋当时可能是这么说的。

    “儿子,没事,皇帝你当不成老子让你儿子去当!”

    这也是封建帝国几千年下来,第一个皇帝传位不传儿子传孙子的首例!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登基,改国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这样一来朱允炆高兴了,但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的众多叔叔们不高兴了,凭什么会是你来当皇帝?

    你老子当皇帝我们没怨言,毕竟他是老大,投胎时跑得快,但他都死了凭什么皇位还要传给孙子?

    一时间朝野上下到处都是各种不服气的声音,众多叔叔们虽然不服气但也只是嘴上说说不敢造反,毕竟皇位上坐着的虽然是自己的侄儿子,但毕竟也是当今皇帝啊,造反也得有个理由吧。

    好,叔叔们要造反理由,非常有孝心的建文帝就给了他们理由,自己作死的开始要收回各位叔叔们的兵权,要让各位叔叔当个有名无实的王爷!

    自古以来,削兵权就是非常危险甚至非常困难的事,很多造反都是因为皇帝收兵权而引起的,可惜建文帝没有康熙的霸气,说要收兵权就收,你吴三桂不服我就把你打服,那是康熙。

    建文帝没有这么霸气,说要收兵权,胆小的叔叔们交兵权了,但他的四叔燕王朱棣是个狠角色,宁死都不愿意交兵权。

    侄子要收回兵权叔叔不给,那也没啥好说的了,直接开干吧,所以,明朝自建国以来的第一场内战爆发,叔叔跟侄子抢帝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这一战打了很多年,过程我不便多叙述,如果有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去图书馆找找靖难之役的历史,这个叔叔跟侄子争兵权的故事,其中也发生了很多传奇的故事。

    总之几年后,建文帝败了,燕王朱棣已经打到皇宫了,怎么办?

    留在皇宫里那就是必死的啊,毕竟一国不能容二帝,自己四叔进宫来又怎么可能放过我这个侄子呢?

    没办法,朱允炆只好想了个计策要逃出宫去,所以他叫来太监换上了自己的龙袍,然后自己换上了太监服,一把火就把那个换上龙袍的太监烧死在皇宫大殿之中,自己则带着心腹一路奔逃而出!

    也是随着建文帝的这一跑,世上从此再无建文帝的踪影!

    朱棣登基之后改国号为永乐,称为永乐大帝,他一直派遣军队在追杀建文帝,但直到他死后建文帝都不见踪影!

    关于建文帝最后的下落,在史书、野史、民间传说中有很多版本。

    史书上说建文帝其实早死在皇宫之中了,他根本没有逃出去就被朱棣的大军误杀了。

    野史的说法是建文帝带着金银珠宝金山银山装了几大船,出海到了一个岛上重新当皇帝了。

    民间传说的是建文帝逃出去后到处被追杀,幸得武当山掌教张三丰张君宝所救,藏于武当山之中做了道士。

    还有种说法是建文帝逃出去后,被江湖义士所救,后来他逃到了五台山剃发成了和尚。

    …………

    版本各种各样,但从来没有人想到,建文帝逃出去后并没有出海,而是带着自己的心腹和金山银山逃到了古西域塔木陀寻找自己的老爹朱标!

    我手里的这根金条就是建文帝到过这里的最好凭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