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原本是本地的村民,靠着种点大棚蔬菜往京城里贩卖为生,中影搬迁过来,建立怀柔基地,将他家原本的地连房子一起都征收了,虽说但是靠赔款吃利息也够生活了,但老陈不是个坐吃山空的人,看到影视基地规模这么大,老陈脑筋活泛,联系了一批和他同样情况闲在家里的壮劳力,买了两台车就开始学着做特技了。他们倒也胆子大,没有证的时候也敢接活,刚开始全凭借人力吊钢丝,种田人靠力气吃饭,倒也符合专业。很幸运,前期没出什么大的差错,老陈家作为怀柔第一家特技组生意越来越火爆,接的戏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到现在,老陈的威亚组已经有四台威亚吊车和十套设备,还搞了灯光组,准备成立专业影视后勤服务公司。
若按照影视剧数量来算,老陈的队伍承包特技的次数没有一百也有几十次了,老陈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他老认为自己搞出来的特技效果没有人家搞的好。也许是因为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的他天生对于电影这个行业怀有崇敬之情,认为自己这些个毛糙汉子只会把演员用钢丝吊起来甩来甩去很没有水平。虽然绝大多数导演对于老陈特技组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多少有些电影情怀的老陈心底一直认为自己干的都是糙活,在他心目中,真正应该在荧幕中出现的轻功应该像是李安在《卧虎藏龙》里拍出来的那样。
近几年,随着怀柔影视后期制作中心设备的完善,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怀柔拍摄的影视剧多少会加点电脑特效,而日新月异的电脑特效技术,让老陈心生危机感,他清楚,以目前的电脑技术,很多原本要求人工特技制作的镜头,通过电脑合成会更加美观逼真,除了成本之外,基本没有任何缺陷,老陈他们也就能在这几年凭借性价比的优势来挣口饭,但早晚有一天会被电脑特技取代。
这次接的《绣春刀》剧组的武指小曹,带给老陈很大的惊喜,看《少林寺》长大的老陈对武侠电影有一份特殊的情结,不然也不会来涉足这个行业。这个曹平对于动作镜头的设计确实是有他独到之处,他自己本身就是个练家子,因此大多数动作设计都是从实战出发,不仅美观,而且打击感十足,就连轻功也是实打实的轻身功夫,三米高的墙头几下就能跃过,真的可以称作飞檐走壁。这让老陈很是感慨,若是武打电影都用曹平这种真功夫来拍,老陈他们就要退休了。因此,虽然比曹平要大几十岁,但他还是一口一个曹师傅,从来没有怠慢过。
但这并不是他惊喜的原因,让他觉得眼前一亮的,是曹平对于威亚特技镜头的想象力,完全没有局限在他的实战功夫中,反而更加天马行空,但却没有丝毫脱离现实的感觉。这让他不禁产生一丝明悟,仿佛抓到了传统特效技术团队的发展方向,但却很是模糊。于是,开机两个星期以来,老陈就开始每天凑在曹平身边,想从他肚子里掏点干货出来。
“曹师傅!”
曹平抬起头,看到老陈笑着朝自己走来,就冲他点点头,站起身来。老陈这家伙,憨厚中透着一丝精明。说他憨厚吧?他一个农民带着一票泥腿子能搞起一个特技组,而且还能做到怀柔这块最大,不能说他没有手段。但说他精明,在对行业前景的把握还是有些短视,更有一点是他对于做关系这块,是真的憨厚得有些笨拙,让曹平哭笑不得。
老陈提着个保温桶,笑眯眯的走到曹平跟前,说道:“曹师傅,这是我媳妇儿熬的绿豆汤,天儿太热,给你带了些解解暑。”说着就把保温桶递给曹平。
曹平赶忙客气道:“不用了陈叔,你拿去喝吧!真的不用这么麻烦的,我不热的。”
老陈不由分说道:“你还跟我客气什么?这都是冰镇过的,我那还有,不够再来找我要!”说着放下保温桶就转身走了。
看着桌上的保温桶,和一旁笑眯眯看着自己的刘诗诗和朱丹,曹平很是尴尬,这老陈就这么直接拿过来,那自己是要还是不要?大家伙都看着呢,那自己是分还是不分?挠了挠头发,曹平着实感觉有些头疼。
朱丹笑着打趣道:“曹平,这老陈是你家亲戚吗?这么照顾你啊?”
刘诗诗幽幽的看着保温桶,说道:“唉……真好,我要是有这么个亲戚天天来探班就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