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给了吴三桂极大的震撼。可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宋庆能做,他却做不了,他忽然明白宋庆为什么丝毫不避讳让他看训练了,甚至关宁军和川军的所有将领都可以公开来看,因为其他人根本就学不会,狗营是个宋庆完全能够做主的地方,关宁军内部利益牵扯太多,哪怕孙承宗这个督师,或者祖大寿这个军头老大。都不敢说自己就能掌握所有人。
秦良玉倒是能够做川军的主,奈何川军经济方面跟关宁军都没法比,更不要说待遇更好的狗营,宋庆的兵马完全是自主权加上银子堆出来的,其他人根本没法学习他练兵的精髓,最多学几种皮毛的操练方式而已。
想通这些之后,吴三桂更忧郁了,但他终归是心有不甘,还是打算用最快的时间。多学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毕竟宋庆马上就要离开辽东,再见面的时候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月。不抓住这个机会,难道往后靠通信来解决练兵问题?
他在抓紧时间偷师,宋庆则在抓紧时间套交情。这次来辽东虽然没赚多少银子,但斩获却很大,他手上的真夷人头都快达到两千了,准备自己留下六百左右,再送给秦良玉二百,其余的都跟关宁军的人换钱,反正这些都是拿到京城找兵部要银子的,参战各方全都能算是自己人,因此这种交易完全是明目张胆进行的,他营房里每天都有关宁军的人进进出出。
孙承宗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原本宋庆跟宣府因为银子的事情闹起来,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喜欢吃独食,虽说后来宋庆也分出一部分来给大伙儿平摊,但这个印象却就此落下了,如今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小年轻还是很懂事的,虽说都是真金白银的卖,但那也要分什么东西,真夷人头从来都是有价无市,那可是能升官的好东西,宋庆肯拿出来卖,本身就是其懂事的最佳表现,这次大凌河之战虽说是两败俱伤,但明军的目的达成了,还赚了这么多人头,他老人家情绪也是很高涨的。
心情大好之下,他再次写了一份捷报,将此次大战详细描述了一遍,其中重点夸奖了宋庆所部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也算是投桃报李,提携后进,派了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生怕过了这个热乎劲。
京城那边的回复也很快,崇祯皇帝显然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将他大肆夸奖了一通,同时通知有功人员准备升赏,不过这个有功人员的名单上却有宋庆,不是皇帝赏罚不明,而是给了宋庆一个恩典,叫他率领自己的狗营再次入京面圣。
孙承宗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看人看事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知道这次宋庆是真的要出头了,他之前曾经打听过宋庆的事情,知道在徐州那一亩三分地上,宋家父子势力很大,几乎能够和卫所指挥使分庭抗礼,如今再次立下大功,又得蒙皇帝召见,往后估计整个江北没人能够压得住他,下一步说不定就是徐州参将了,往后自然是前程远大。
锦上添花,成人之美这种事情,自然是谁都愿意做,何况孙承宗对宋庆印象很好,当初在京城时候的事情也早都烟消云散,宋庆为了抢银子,不惜对友军拔刀相向的事情,也被他自动过滤为能人固有的脾气。
过滤到这种程度,两人关系自然无比融洽,孙承宗得了消息之后,直接将宋庆叫来,用自己在官场似乎多年的经验,对后者进行教导,宋庆当然能分得清好赖,绝不会以为这是孙督师倚老卖老,非常虚心的学习起来。
大凌河之战后,自己肯定是要升官的,而且绝不会太小,京城那次是初出茅庐,皇帝不好给太高位置,如今再立大功,若是不好好封赏一下,朝野上下估计都会有闲话的,毕竟自己面子功夫做的一直都不错,俨然一个立志杀敌报国的优秀青年将领形象,据说朝中也有些人对自己很有兴趣,若是这样的话,往后怕是还真要学着跟朝廷里面那些官员打交道了。
无论何年何月,有靠山跟没靠山之间差距都会很大,前者意味着你做事情有人指导,有了功劳不会被埋没,出事情也有人帮忙擦屁股,而后者则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宋庆从来都很有自主意识,但也并不排斥上层人物,毕竟他在短时间内还都将窝在徐州这个远离权力中心,同时也不算是大军镇的地方,朝里如果有人可以依靠,他肯定不会拒绝。
又在辽东呆了几天,宋庆把该学的东西学得差不多了,便和孙承宗、秦良玉、吴家父子和祖家兄弟等人告辞,他这一趟来到辽东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帮了大忙,关宁军内部推演过局势,如果没有宋庆的突然加入,这一次的形势当真不妙,最坏的可能甚至毁灭性的,关宁军的势力几乎被一扫而空,精锐兵力也是折损大半,只能退守山海关沿线苟延残喘。
这原本就是历史上的过程,虽说在这个时空中没有发生,但有心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若是没有宋庆部下这几千号人,只怕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加上宋庆这人做事厚道,知道拿出人头来大家分润,一时间从上到下对他印象都非常不错,尤其知道这一趟要再入京师面圣,跟着就会升官,也算是青云直上了,都是拿出不少礼物来,亲亲热热的给狗营送行。
做了这么多好事,宋庆当然也不会拒绝回报,况且他跟关宁军这边往后还要做生意呢,大家甚至有可能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当下也不客气,将礼物照单全收,与众人一一话别,这才带着兵马南下,直奔京城面圣。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