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6章 完美借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提到长安方面的进展,某城主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

    蔡凉州军阀的接洽,虽没有卢植的南阳攻略来得顺利,凉州军阀倒没有过分为难蔡,至少表面上给足了蔡中郎面子。 首发首发

    李、郭等凉州大佬,并没有就“长安城破之日吕布出现在博古境内,与凉州李蒙部火拼一场”的事,不依不饶地大兴问罪之师,干脆大大方方地抹了把稀泥,作出了“该事件纯属偶然”的官方盖棺之论,让那件事就这样过去。

    他们也明白,就算想彻查此事,凤翔也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刻意将吕布引去的。

    更何况,就算真是阿牛派人干的,又何错之有?

    凉州军上上下下都欲除吕布而后快,凤翔将原本已逃出长安、遁往关东的吕布引得偏离方向,客观上还为凉州军诛灭吕布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是李蒙自己没有把握住而已。闹腾起来反倒还显得凉州军无能,三千精锐的凉州铁骑,反倒和风尘仆仆筋疲力尽的吕布几百轻骑,拼了个两败俱伤,如果这都不算丢脸,世上还真没什么事情配得上“丢脸”二字了。

    实际上,凉州军系的高层,也不敢断定吕布出现在博古,是否与博古城有关,凤翔第一次远征博古的时候,吕布就曾不顾相关律例派出中央军,还亲自跑过去为无敌东子助拳,几乎与凤翔远征军大打出手。

    此事虽被各方合力压了下来,并没有在朝中掀起多大波澜,但那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地凉州军阀,对长安的风吹草动都无比关心,此等大事又岂能不知?虽说李、郭等人无从得知李儒所在的博古,如何与吕布勾搭上的,李儒在寻求凉州军帮助时对此也讳莫如深,但事实就是事实,温侯与博古存在某种密切联系已不容置疑。至少,在凤翔与博古城的战争中,吕布的态度是明确的。

    逃出长安后破天荒地绕道博古,谁也不敢肯定,吕布是不是想到博古城做点什么,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儒请来了西凉铁骑助阵,结果。。。两支理论上都能帮博古对付凤翔远征军地援军,却因彼此间不可调和的强烈敌意,先厮杀了一场。

    耐人寻味的是,凉州军阀揭过这一页时,有意无意地没有提及博古城,即使蔡先生无比努力地想将矛头对准博古,李和郭也只是佯作不知,很快便岔开了话题。

    这其中。固然有蔡擅使用阴谋阳谋。在事先得知了真相地情况下很难将谎言讲得理直气壮有关。凉州军那些大佬在这件事情上对博古地维护和偏袒。也是显而易见地。

    李儒虽然从凉州军隐退了。那些凉州人多少还得卖他一个面子。

    凤翔近期一系列造势显然起到了预期效果。蔡凉州军里地特殊地位也到完美发挥。凤翔在长安地外交活动很快就取得了重要进展。凉州军阀不仅将前些日子地不愉快一笔勾消。并表示将继续承认凤翔重建洛阳地合法性。

    更令人惊讶地是:凉州军阀还对“某些诸侯蛮横干涉领主间争斗”地恶劣行径。表达了强烈谴责和严重不满。并对天下第一城在此役中“英勇顽强与恶势力斗争”地勇敢精神表示了赞赏!当然。谴责和赞赏都只是口头上地。嚷嚷几句而已。凉州军阀再怎么狂妄。也不可能就此与所谓地“恶势力”兵戎相见。但凤翔毕竟是其中地受益者。自卫反击战地合法性变得更加牢固。

    凤翔自然也不会去计较。“蛮横干涉领主间争斗”地。貌似凉州军也有份。阿牛最希望得到地安全保证。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达成了。顺利得让某城主都感觉惊讶。如梦似幻。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再次得到验证。

    凉州军地高层,个个都不是善男信女,对凤翔的“友善”是有前提地——他们希望蔡伯重返长安入朝为官。

    “公之贤名,海内共仰,还望以社稷为重,暂息隐退之念。若能重返朝堂,为天下百姓多做一些事情,则黎民之幸,社稷之幸。。。以公之大才,当总领内政,位列三公。”

    不得不承认,凉州军阀对劝说蔡回归,是抱有很大期望和诚意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连“位列三公”之类地条件都肯给。

    蔡听郭讲这话,老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半晌说不出话来。

    负责游说的郭见状,心头大快,暗笑道:“人都道蔡伯只好修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乃皓首穷经操守无亏地典范人物,今日一见,方知传言果不可尽信。文人,果好名也!”

    三公之位,确是很多人做梦都不敢奢求的,不仅能够名垂青史,还能让整个家族长久受益!在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气候下,这种荣耀和机遇,简直能让最矜持最低调的文人提着宝剑往前冲。

    以袁氏为例。

    现在袁绍和袁术哥俩在关东混得风生水起,分别占据了“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和“东汉第一大郡”南阳,还引得豪杰之士纷纷往投,当地豪门士族尽皆支持,两人已隐隐有分别称雄南北的趋势。能有如此局面,绝非这哥俩都是东汉末年神州大地上的惊才绝艳之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袁氏的赫赫家世,“四世三公”岂是旁人能比拟的?

    回溯从前,关东诸侯群起讨伐董卓时,明明有好几位刺史参与其中,其余诸侯也没有一人身份低微,袁绍仍能以区区一渤海太守的身份成为盟主,调集粮草的肥差也由袁术负责,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凉州军高层请蔡回去主持朝政,并不是看重了蔡治国之才,楞说一位只热衷于修史、连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欠缺的大儒,有安邦定国的才华,分明是骗人的鬼话。

    凉州军要蔡回去,只因为他们需要一面旗帜,一块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掩盖他们以“兵变”的方式攻入长安并把持朝中大权的不义之举。让在民间声誉良好的蔡出来主持朝政,纵不能彻底平息各界对

    篡权地质疑,缓和一下矛盾也是好的。正如当初董那样,拉拢声望崇高的儒者,蔡上一次就是这样被强征入朝,并差一点身死狱中。

    不幸的是,历史的车轮再次碾中了蔡,唯一的区别,便是蔡得到地位更高了。

    郭笑眯眯地看着蔡呆楞在那里,对方的反应早在情理之中。郭在等蔡回过神来之后的感激涕零,以及“愿粉身碎骨以报知遇之恩”之类地“获奖感言”。

    他等来的是拒绝。

    尽管蔡得比较委婉,但毕竟是拒绝,郭等人顿感措手不及。

    凉州军阀个个都是武人,对于治国之道一窍不通,让那些习惯于刀枪解决问题的莽夫打理朝政很不现实,另辟人才是必然的。凉州军肯定不会放出军权,但内政总领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地,既要德望驰名于海内,又要与凉州军比较“亲近”,免得象当年的王允那样暗地里捣鬼,李、郭等凉州军巨擎可不想自己成为第二个董卓。

    李儒已坚决归隐,凉州军入城时又杀了朝中不少大臣,想来想去,郭等人除了找蔡出山,一时间还真没能想出更合适的人选。如此一来,为了让蔡范,凉州军团想尽了办法。

    在李和郭等人的授意下,凉州军里但凡蔡有过一面之缘的,轮番登门拜访,对蔡言相劝。李、郭二人唯恐蔡弃那些武夫粗鄙,强令长安城中幸存的官吏也加入到游说地行列中去,到最后,甚至连年幼的天子都为此下诏,辟蔡出仕。

    —明眼人都知道,那份诏书多半是凉州军鼓捣出来地,天子和朝中百官早就被他们挟持了,这点手段倒也和昔日董卓的做法一脉相承。要是赶上他们高兴,弄好了之后或许会派人向小皇帝知会一声,心情一般般地时候,小皇帝就该干嘛干嘛去。

    蔡在犹豫,煞是为难的样子。

    蔡倒是真不贪图名利,当初被董卓强征入朝时便满心不乐意,经历过“叹息门”事件并差一点冤死狱中后,这位大儒对官场地恐惧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何况凉州军阀是以“为董卓报仇”的旗号,董卓“国贼”的头衔是怎么都摘不掉的,凉州军团悍然出兵进逼王城篡得大权,其行径再怎么掩饰,也与“大逆不道”四个字脱不了干系。

    在凉州军阀举荐下入朝当政,声誉受损总是难免,搞不好哪天关东诸侯打将过来赶跑凉州军,还会平白无故地被当成反贼同党给法办。蔡政治触觉虽相当一般,这一点大是大非,他还是很清楚的。

    这官,绝对做不得!

    为难之处便在于,那份十有八成是伪造而来的诏书。

    蔡没有天真到求证该诏书的真伪,凉州军团已经拿了出来,就算是假的,他们也能轻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