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黄兄满腹经纶,才学见识均高人一筹,不如,黄兄也留下来……“
文天祥的话尚未说完,便被黄远打断。
“文大人不必多说,我知道文大人想拉我黄远来临安做事。但我黄远为什么去襄阳啊?还不是为了帮大宋守住这北方的门户,让蒙古鞑子不得南下,让天下苍生不致生灵屠炭!朝廷军费不济,我经商所得,都用在了襄阳城防之上。襄阳城的军费开支,朝廷出了八成,我出了二成。若是我离开襄阳,万一襄阳失守,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啊!“
黄远带着几分酒意,说出了上面一番话。
文天祥正待回话,牛富在一旁插嘴道:“文大人有所不知。这黄家原本是河北的豪绅,后来河北遭金军攻占,黄家许多人都惨遭毒手。剩下的人随宋室南下,定居泉州,以经商为业,积累了万贯家财。虽成为商人,却不敢忘本,黄氏祖宗遗训:日后黄氏子孙皆须得以收复河北为志,将鞑子驱逐出中原。此后无数年间,黄氏子孙都牢记先祖遗训,但凡我大宋出兵收复故土,黄家必定鼎力相助。端平入洛,黄家耗掉了大半家财。亏得黄氏多年经商,经营有方,后来又慢慢恢复了元气。直至前几年朝廷收复襄阳,黄家再次倾囊相助。襄阳重筑雄城,开屯田,移军户之后,黄兄便举家迁移到襄阳。一则以自己的经商才华,助襄阳守军解决一些钱粮军资之事;二则也是为了守住襄阳城,为将来向河北进攻,收复中原,屯集物资。“
“黄兄高义,我文天祥钦佩不已。”文天祥还是不死心,再次劝道:“只是收复河北,驱逐鞑子,光复中原,也不是非得在襄阳不可吧?以黄兄之才,若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也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以襄阳为主战场的大战,那还是十年之后的事情,眼前首先要面对的是两年之后的鄂州之战。那场战争,虽说襄阳也是战场之一,但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很大。至于十年之后的襄阳之战,还有十年的时间,自己既然重生来到这里,自然会让那一切都完全改写。
“在我有生之年,我对收复中原已经不抱希望了!“黄远整个人都显得醉醺醺的,但说话仍然还算流利。也许这些事情一直深刻在他的脑海中,印象太深了,所以,哪怕是喝醉了,仍然能清淅的说出来。
“蒙古鞑子军力强盛,盛过女真鞑子十倍。如今大宋朝廷昏暗,国力衰退,此消彼长之下,亡国之祸不远矣!四川之地,我大宋经营多年,地势险要,山高路陡,不利于蒙古鞑子的骑兵驰骋,又有王坚,张钰等一干猛将镇守,蒙古鞑子轻易是攻不下来的。两淮一线,有水军镇守,蒙古鞑子不习水战,远不能与我大宋水军争锋,因此也无大碍。“
“唯独荆湖地区,处于我大宋的中线,攻之则两淮与川蜀首尾不能相顾。若蒙古鞑子中有眼光卓越之人,则必重点进攻此地。要攻占荆湖地区,必先控制汉水,要控制汉水,则非先攻下襄樊两城不可。襄樊两城是我大宋北方的门户,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樊两城不失,则荆湖地区不失,荆湖地区不失,则我大宋安矣!“
“我如今举家迁往襄阳,便是为了助我大宋守住襄阳城,守住我大宋江山。若不是为了相助宋军,数次散尽家财,若只是一心为自己积累财富,如今那些聚集在泉州的色目商人,又如何能与我黄家相提并论?我此生必竭尽全力,守住襄阳,我黄家将与襄阳城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