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忆的软刀子厉害,可武好古也不能在部下和心腹面前露了怯,得刻意装出一种自己已经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只有西门青知道,昨天晚上,武好古整宿都瞪着眼睛睡不着觉!
封出一堆王公侯伯还有办法应付,就是割占一点地盘而已。可是纪忆出任海路市舶制置使和授予天津市自治权两招,却是点了武好古的死穴命门。
因为武好古的势力,其实是以天津市的工商业和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拦路收费权为基础的。
如果这两方面都被纪忆挖了墙角,武好古就没有足够的财力维持军队,也没有庞大的工商业可以支持兵器供应了。
不过好在林冲,还有阎婆儿的那个好闺女阎惜娇都有点情报天赋,一早就把纪忆的奸计打听到了(其实大宋朝廷就是个四面透风的筛子,要打听情报一点不难),给了自己思考对策的时间。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武好古现在已经有点想法了,今天下午就要和腹心众们说说这事儿。
武好古也不曾到自己座前坐下,就在堂中诸人间缓缓踱步,半晌之后才开口道:“都站着做什么?且坐下吧。你们又不是外人,都是我的手足心腹,用不着讲那些繁文缛节。再说咱们和开封府的那些人不一样,他们的根底是家天下。天下之大,都是一家一姓的私产。咱们是起于界河商市的,界河商市是商民共和,讲究的天下为公,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武某不才,得到诸位的推选,才带着大家建立起一方乐土,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他的一番话,大大出乎了心腹们的预料。武好古是什么意思?不要当王了?要天下为公?要共和?那共和的首脑是什么?元首吗?
看到众人讶异的目光,武好古一笑,摆手示意,让他们各自落座。等大家都坐下,武好古才笑道:“当王、当节度使,还是当元首,都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关键不是名号,而是要天下为公,要共和。燕地的大事,不能某家一言而决,而且某也没有一言而决的想法。还是得大家伙商量着来,所以燕地也必须要开元老院,某这个北平王,也要继续当元老院的首席元老!”
心腹们稍稍都有点讶异,不过也没显出太大的惊讶。毕竟共和制在界河商市实行了都有十余年了。大家都是商市共和的发起人,知道是个什么规则。
“天下为公”什么的,不过是一群掌握巨额财富的商市发起人在商量办事儿。这么多年运转下来,商市不也挺好的?只是这燕地的情况,比商市复杂太多了。
光是人口和土地就多了不知多少倍!
还能用共和和元老院政治来治理吗?
“节帅,”赵钟哥第一个表态道,“您要当燕地元老院的首席元老,俺们自然支持,可是这燕地元老又从何处而来呢?”
慕容忘忧也紧跟着说道:“《礼记》上说的事情读书人都是知道的,没想到在节帅手里成真了。只是现在治理的是燕地,不再是小小的商市,若是有一步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啊!”
武好古点点头,“所以才和大家一起商量这事儿。”
他顿了顿,“我先说几句吧,算是抛砖引玉。
咱们燕地的元老院应该分成上下两院,各有百名元老。上院是咱们燕地的王侯豪族和天津市的大工大商还有饱学鸿儒议政之地,就定三个简单的标准吧。
王侯豪族以能够提供的具装甲骑数量为准,能排上前四十的大族,都可以推举一名上院元老。
大工大商就以纳税为标准,能够排上前三十的商会、商行、商家,都可以推举一名上院元老。
至于饱学鸿儒,则由大博士团、云台学宫、骑士学院、水军学堂等学宫学府推举。名额也是三十人。
另外,凡是元老,无论属于上下两院,都有任期,一届五年,可以连任。”
这个标准倒是简单,王侯豪族以骑士数量论高下,能给武好古提供的骑士多,就能派出上院元老。而大商大工则以纳税论英雄,交税多的就可以推举元老。
顺便提一下,这里面推举元老的主体不是自然人,而是家族、商会、商行、商家这些单位。而且燕地的世家豪族和这些家族拥有的具有独立纳税人资格的商会、商行,只要达到标准,都可以推举元老。
以武好古为例,他那么多假子,可以提供的骑士当然排名靠前,是有资格推举一名元老的。而他拥有的共和行、天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