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现在看来,我们真是上了贼船,再也下不去了……”小乐注意到赵瑜脸上表情复杂,知道他已经不可能轻弃而去。本来她获救后发现这三艘船是这样的安排,就有了一些想法,等着赵瑜回来商量。开始她以为萧正德将赵瑜留在他自己的船上是想据为人质,现在看来,倒是自己确实想得有点多了。
其实也并非强求赵瑜立刻离开他们,她早就斟酌过了。也许正该是这样的一种颠沛流离,她和赵瑜才能长相厮守。一旦去国,无意之中都成了天涯沦落人。彼此孑然一身,除了抱团取暖,谁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也不用担心分开。
出海之前,她尽想着怎么得到他。出海之后,她尽想着怎么才会不失去他。
“未必……”赵瑜沉吟了半晌,终于开口了。“我还怕大哥他们对我期望太高,我不是早对你说过,真是所谓徒有其名,到头来说不定还会辜负他们……”
小乐知道他又是在冒酸气了,不由得轻笑一声:“反正是他们来找得你,又不是你自己硬要去攀高枝,结权贵。再说皇上赏识你,又不是你自己在哗众取宠……”
“关键是大哥误认我是卧龙凤雏之流,而自己却又枉担虚名……”
“瑜哥,你又来了……”
“真的,小乐,我就怕因为我而误了兄长们的大事……”
“错!”
“错?!”
“且不说其他的,你想听听王爷是如何说诸葛孔明的吗?”
“王爷?”
“不错,正是王爷……”
“王爷怎么说?”
“王爷说孔明才是比赵括还赵括的赵括……”
“比赵括还赵括的赵括?”
“赵括仅错一役之计,孔明却错一世之策……”
“一国之策?莫非王爷也看不上孔明的《隆中对》?”诸葛亮一生的抱负可谓都在其中,萧宏如斯说定是不屑《隆中对》了。这一点,赵瑜本有别想,只是以为自己少年狂妄,不求甚解,胡乱阐发而已,小乐一说自就联上。
“正是,王爷早就说过孔明之愚,《隆中对》正是滥觞……”
赵瑜一听,立刻笑了:“呵呵,我可知道王爷为什么要选你小乐代替公主了……”
“你怎么会想到那上去?”
“我来编个故事,你不妨听听……”
“什么故事?”
“从前有个王爷,他只生了一个郡主,自是非常喜爱。而郡主从小就有个玩伴,是王爷府上的家生丫头,两人非常要好,影形不离。郡主去看王爷的时候,那个丫头总是跟在身边。王爷讲什么,也许郡主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而那个丫头,只要听到了,哪怕不相干的一点总能记住,于是王爷只恨这个丫头不是自己的亲生。一旦当遇到棘手之事,便自然而然想到了她……”
小乐只是笑着不吭声,双眸中却噙着泪花。
“对不起,我没想伤害你……”赵瑜一看,只当是自己触及了她的伤心处。
“不!瑜哥,小乐只想说,瑜哥今后就该把自己当做真卧龙,当成真凤雏……”
小乐心说王爷器不器重我,那已是明日黄花,往后的日子都得指望着你了:“古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孔明若是不把自己当孔明,那青史上就不著孔明其人了……”
“可你瑜哥毕竟还有自知之明……”
“不!瑜哥,哪怕是为了小乐……”
“小乐……”
“你说得对,也许在王爷眼里小乐曾经胜过公主,但毕竟小乐缺个当王爷的爹……”
小乐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她大喘了一口气才接着说:“瑜哥,小乐将来会给瑜哥生一大堆孩子,这些孩子也需要他们的爹爹替他们撑起一大片天……”
“小乐……”
“瑜哥,小乐还记得王爷说过,只有把自己当成圣贤的人,才能成为圣贤。最不甘于寂寞的人自号隐士,整天穿家走户,浮躁于尘埃的多是地道出家人,女人求子去的地方还都是戒淫当头的和尚庙,算不出自己一生穷命依旧流落街头的都是麻衣神相。陶潜陶渊明若是真想避世离尘,那么他就不可能先给自己造一个谥号,让靖节先生陶渊明天下周知,比谁都还出名……”
“小乐,你这是逼人欺世盗名,你得让我想想……”
“嘻嘻,瑜哥,哪个淫僧不说自己六根清净,哪个妖道不说自己降魔卫真?”
“小乐,你让我先静一静……”
至于赵瑜究竟能否接受小乐这番说词,还听后书分解。